入春后的江北慈城三勤村,不少人在忙著搭建防蟲網蔬菜大棚,一個占地千畝、投資上千萬元的近郊農業園將在這里興建。去年起,江北區大力扶持設施農業,一批高投入的現代農業設施出現在近郊田頭,為做大做優本土“菜籃子”蓄力。
江北素有寧波市民的“菜籃子”、“果袋子”之稱,然而現狀卻是,寧波菜市場外地供應占七成。江北區農水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江北區3.6萬畝菜地的產出絕大部分上了市民餐桌,但隨著外地蔬菜、水果運輸成本下降、流通環節改善,本地“菜籃子”的發展空間正受到擠壓。
去年起,江北區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加快農產品基地提升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在洪塘萬畝水果基地,綠艷合作社的社員正在為200畝葡萄配上全程智能化生產管理設施,通過感應器收集、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濕度,調節水肥一體化灌溉?!斑@套系統不但省下人工,葡萄品質也大為提高,我們計劃在合作社內全面推廣。”合作社理事長潘樹增稱,去年,這套新設備使葡萄售價提升了一成。
農產品流通環節也吹出了“直供”新風。綠薈合作社推出“蔬菜大篷車”,向社區直供青菜、茄子等時鮮菜,打破了江北菜農被動等待收購的局面,在市三區10個社區迅速站穩了腳跟?!拔覀兊牟藘r比菜市場便宜30%到50%,但利潤卻比普通菜農高20%?!崩硎麻L趙波說,除了“大篷車”,合作社還與“史翠英”合作推出翠籃子,與m6生鮮合作提供新鮮蔬菜,充分發揮近郊農業的區位優勢。在趙波等一批農業新軍的帶動下,江北區蔬菜種植畝均凈利潤達11300元,創歷史新高。(余方覺吳紅波顧筠汪佳麗)
來源:中國寧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