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禮盒裝的狗牯腦新茶,去年售價580元/盒,今年只要500元/盒。”在南昌市豫章路的一家狗牯腦銷售門店,老板羅先生告訴記者。
4月中旬,正是江西春茶最好銷的時候,記者走訪了廬山云霧、婺源綠茶、浮梁茶、遂川狗牯腦等江西名茶的銷售商,發現新
茶價格普降了10~15%。
不僅價格下降,在“節儉風”下,中高端茶葉銷售受挫,
不少多年來靠中高端茶葉獲利的茶商轉而在茶
葉銷售大眾化的道路上開疆拓土。
商家:該來的客戶都沒來
幾天前,南昌市京東小區一家小煙酒行里出現了浮梁茶的身影。這種每包50~250克、售價12~120元的茶葉首次登上了社區超市的貨架。
禮品銷售、單位采購一直是浮梁茶在南昌的主要銷售渠道,此次浮梁茶由高傲的禮品茶貨架邁向小超市,既是“節儉風”下江西茶葉銷售作出調整的代表,也是維持茶葉銷量的主動出擊。
4月11日午飯后,位于南昌市南京東路上的茶葉交易市場,浮梁茶門店里高級評茶師老李沒有閑著。他和4名店員一起把共計60斤價值480元/斤的辦公用茶打包,準備裝車送往市區一家大型私營企業。
新來的小張手忙腳亂地把一袋茶葉倒著裝進了盒子,老李發現后一改平時“好說話”的形象,厲色命令他重裝,教育道:“別看這是個小細節,被人家看到,會認為是我們對他們不尊重。這樣客戶還怎么維護!”
往年,私營企業客戶并不是他們浮梁茶主要的發售對象,但今天老李不得不認真地對待每份一私企的訂單。據他粗略統計,往年有政府背景的單位購茶大約占他們全年銷售額的40%,另60%是發往全市的某特產超市門店、各大茶社、私營企業和個人購茶者的銷售額。
他點了根煙,幽幽地說:“4月原來是政府采購茶葉的高峰,但今年很多該來的客戶都沒有來。”他給記者列舉了很多例子,南昌某局每年要到他這兒訂幾十斤新茶,省里某單位也是他的老主顧……但到現在還遲遲不來。
老李擔心今年政府采購的縮水,會直造成來他們營業額的增長目標難以實現。“2009年,我們全年銷售額才100萬元,2011年就到了180萬,到去年就已經突破了200萬,其中一直占據約40%份額的政府采購對這一增長貢獻不小。”今年春茶銷售至今,政府采購的貢獻還不到20%。
營銷:從禮品架走向小超市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