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報道,滬上不少“馬大嫂”感到這兩天菜價有所上漲。記者昨天從市農業部和部分菜市場了解到,進入4月后,上海蔬菜供應進入小淡季,冬季蔬菜已基本吃完,春夏季蔬菜尚不能大批量上市,本地產蔬菜供應量有所減少,而禽流感后,市民購買蔬菜也比以前多了。業內人士估計,目前蔬菜價格較數周前平均上漲約30%-50%。
在唐家灣、大境、馬當路、寧海東路、寧波路等菜市場記者看到,昨天的菜價與前一階段相比明顯上漲:青菜賣2元-3.5元/斤,雞毛菜賣3元-4元/斤,就連春節之后一直只賣1元-1.5元/斤的大白菜昨天也賣到了2元/斤。在唐家灣菜場,這些價格也得到多位市民證實,“前一階段大白菜只賣1元/斤,現在賣到2元/斤”。
在大境菜場和寧海東路菜場,多位市民表示,雖然菜價貴了,但也在接受范圍里,“現在不敢吃雞,蔬菜就得吃多點,菜價貴點也正常”。
業內人士分析,每年4月過后,本地產蔬菜供應都會出現小淡季,因為冬季菜已基本消費殆盡,而3月左右播種的蔬菜還不能大量上市。記者從上海田仔蔬果專業合作社了解到,該社前一階段蔬菜日上市量在5噸左右,這兩天只有3噸左右。
農業部門相關人士透露,目前本地產蔬菜種植總量并未減少,只要再過兩周,隨著地產綠葉菜大批量上市,菜價就會隨之下跌。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