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口米動態
越南政府已將2013年大米出口目前由原來的750萬噸上調至800萬噸。同時,越南食品協會已取消了該國5%破碎率大米出口低價政策。因此,4月17日消息,越南大米近一個月價格都呈下跌趨勢。另外,印度、巴基斯坦和泰國大米近期價格均保持穩定,上漲動力不足,不過泰國茉莉香米價格略有上調。
進口米價格跟國內秈米價格相比,優勢仍然明顯。按照目前越南破碎率5%大米離港價格大約400美元/噸,到廣州的價格約為3400元/噸,運到內陸秈稻米產區湖南長沙價格約為3600元/噸。而目前長沙地區早米批發價為3800元/噸,中晚秈米與粳米價格側更高。價格優勢仍將維持后期進口米的規模,甚至擴大。
2013年我國稻谷最低收購價分別為,2013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別提高12元、10元和10元。因此,有最低收購價墊底,國內稻米價格下跌空間有限,而且2013年最低收購價相比2012年大幅上漲,而國際大米庫存高企。就算今年稻谷啟動托市收購,也會拉大國內外大米的價差,進而繼續影響國內秈米市場。
正是由于低價進口米的持續影響,導致國內大米市場走勢低迷,“稻強米弱”現象十分嚴重。這對大米加工企業無疑是重創,讓利潤本來十分微薄的加工企業處境更加艱難。部分中小型加工企業被迫停產或者半停產,有的甚至考慮轉行。
進口米最開始最直接影響到的是國內秈米市場,但是今年逐漸影響到了粳米市場。主要是因為進口米主要在沿海銷區,而目前海運費用相比偏低,進口米價格優勢明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粳米的走貨量。
二、后期走勢
后期,國內稻米市場仍將維持穩中偏弱的態勢。在低開工率影響下,副產品價格本應上漲,但是由于受到禽流感影響,市場并沒有預期的樂觀。建議企業可增加優質大米的供應,今年可以加大優質稻品種的種植規模,爭取口感戰勝價格,進而贏得市場。(中華糧網)
來源:中華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