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禽流感的影響,不少原先購買雞鴨的消費者轉向更為“安全”的水產品。目前,海魚還處在青黃不接的狀態,因而淡水魚受到青睞,近段時間,島城市場上,江蘇來的草魚等淡水魚價格上漲,銷量也增加了。記者李沛
近期淡水魚價格看漲
與價格忽高忽低的海魚比起來,淡水魚的價格相對便宜,也比較穩定。近期,由于受禽流感影響,禽類、豬肉消費量下降,而淡水魚銷量則在上升。
團島農貿市場淡水魚經銷商孟女士介紹,從零售情況來看,近期淡水魚的價格一直看漲。半個月前草魚的零售價還在8元/斤,現在就已經漲到9元/斤,現在只對熟客才賣8.5元/斤,鯽魚的零售價也略有上漲,目前的價格在7元/斤,但預計不久之后價格會繼續上升。近段時間淡水魚銷量也有所上升,一天能賣出八九十斤左右,比前段時間多賣出二三十斤。
一天吃掉五萬斤淡水魚
雖然在各大農貿市場中,海鮮仍然在水產品中占據絕對主流,但淡水魚已經具有相當的市場。青島市區的水產品批發主要集中在南山水產品市場,這里已經聚集了四家規模較大的淡水魚批發商,每天淡水魚的交易量在2—2.5萬斤左右,其中草魚銷量為1—1.5萬斤,鯰魚次之在5千斤左右,鯽魚最少僅有3千斤。在島城經營了十多年淡水魚生意趙世杰告訴記者,算上周邊區市的話,島城淡水魚一天的銷售量能達到5萬斤。
青島地區的淡水魚八成以上來自江蘇,青島三得順漁行負責人郭樹偉介紹,首先是因為地理位置上較為靠近,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青島消費者選購淡水魚的標準較為獨特,以草魚為例,太大或太小都不容易銷售,重量為一斤半到兩斤半之間的最受青睞,因為重量在這之間的草魚價格能為普通消費者接受,每10萬斤草魚中大約只有2萬斤符合要求,而除了江蘇外,其他生產淡水魚的省份很難達到這樣的供應量。
來源:青島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