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的多個種糧戶最近遇到了煩心事,往年此時他們去年收的稻谷早就賣完了,今年卻遲遲賣不出去,因稻谷積壓導致無錢買今年農業生產物資。19日,記者與南昌市糧食部門溝通后,聯系上南昌一家糧食加工企業收購了全部稻谷,解了種糧戶們的燃眉之急。
種糧食大戶積壓大量糧食無人要
三四月份,正是人們常說的青黃不接的季節,以往這個時候的糧食都是供不應求。今年南昌市不少種糧大戶卻為積壓在倉庫里的糧食賣不出去而發愁。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棠溪村的種糧大戶熊國強就是其中一位。
記者了解到,熊國強是羅家鎮棠溪村最大的種糧戶,承包了500多畝水稻田,年產糧食四五十萬公斤。熊國強告訴記者,以前水稻收割后,早稻七八月份賣,晚稻年底賣,但是去年年底,收割完晚稻后,只賣出3/4左右,還剩7.5萬公斤。熊國強說,他想沒賣出也沒關系,到今年春夏之交、青黃不接之際肯定會供不應求,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豈料,春節后,國內糧食價格不升反降,收購糧食的價格由原來的1.4元每市斤,降到1.2元每市斤,而且沒人愿收。
“如今部分糧食已經有些發霉了,再賣不出去不僅會爛掉,而且還無錢投入再生產。”熊國強說,由于沒有專門的倉庫,所有稻谷就堆放在一所空房子里。
三大原因導致糧食積壓
記者了解到,在南昌市羅家鎮棠溪村,不止熊國強一人為積壓在倉庫里的糧食犯愁。在老熊家門口,掛著一塊“南昌市強義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牌匾。熊國強說,合作社由10多戶農民組成,都是種糧專業戶,承包的稻田從幾十畝到幾百畝不等。由于去年的糧價不高,加上買的人不多,不少種糧戶都積壓了糧食。
知情人告訴記者,造成種糧戶糧食積壓,既有市場方面的原因,也有種糧戶自身的原因。從大的方面說,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越南等國的低價大米大量進入我國,而收購南昌本地的糧食成本較高;第二個原因是個別種糧戶存在囤積居奇的心理;第三個原因則是熊國強等人種植稻種較偏,不是“大路貨”。
記者幫種糧大戶賣糧
來源:江南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