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土豆絲,西紅柿牛腩燉土豆,炸薯條……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馬鈴薯是餐桌上的一盤菜,或者茶余飯后的一種零食,實際上它也是國際上公認的谷物不可或缺的替代物,被聯合國列為人類四大口糧之一,僅次于小麥、水稻和玉米。從產量上說,我國已成為馬鈴薯第一生產國,然而單產卻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究其原因,脫毒種薯應用比例小是一個重要原因。什么是脫毒種薯?脫毒種薯有什么好處?馬鈴薯種業發展現狀怎樣?前景如何?
我國的馬鈴薯,是“小土豆,大產業”,涉及7000多萬畝種植面積,關系6000多萬農戶的發展。盡管市場如此巨大,中國的馬鈴薯種業企業卻普遍做不大、做不強,幾乎都在干半截子活兒,這一現狀值得我們深思。
馬鈴薯是無性繁殖作物,有個芽眼就能出一棵苗,因此誰都可以自留種。加上我國是以零散種植為主,農戶習慣于自留種。我國雖然是馬鈴薯生產大國,但每年消化的脫毒種薯不會超過1200萬噸,只有實際用種量的1/4,這也是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但產量難上去的根本原因。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分析,在比較成熟的馬鈴薯種植區域,農民過去吃過假種子的虧,所以選種上往往采用最原始也是最穩妥的辦法——不管多好多熟悉的種子,只播種當年種植面積的1/3,其余1/3再選一家好一點的種子,1/3考慮其他種子。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家馬鈴薯種業企業能夠獨霸一個區域市場,而至多是占有市場份額的1/3,因此這些年來盲目擴產的種業公司都嘗到了苦果。實際上,在沒有新品種的情況下,就是那幾個老品種大家相互搶食吃而已,你多一口我就少一口,企業很難做大。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