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將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安排到我省。作為農業大省,糧食流通問題如影隨形,我省糧食部門將如何改善糧食交易手段,提升糧食交易效率,減少交易成本?怎樣統籌各方力量來提升我省糧食流通能力水平?怎樣創新糧食流通方式和流通業態,促進糧食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就此,記者專訪了省糧食局副局長王乃巨。
記者:作為農業大省,糧食順暢流通一直是困擾我省的一大問題,甚至影響糧食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這次,我省在全國率先推行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面對新挑戰新任務,糧食部門將如何借此機遇更好的規劃創新糧食順暢流通機制?
王乃巨:作為我省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一個重要環節,糧食部門將不斷創新糧食順暢流通機制。按照我省糧食產能規劃,到2017年糧食總產將達到1500億斤,并將持續增長。為保證增產的糧食順暢購銷,糧食流通能力也必須大力增強。對此,我們一定做好糧食流通方式和流通業態發展的統一規劃,屆時糧食流通方式和業態應達到以下狀態:一是農民糧食銷售順暢,價格合理。大部分余糧應通過大型企業訂單農業和省級糧食電子交易平臺出售,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收益。二是糧食加工業以精深加工為主,產品附加值增加,原料通過訂單農業和中遠期合約交易獲得,能夠滿足常年加工需要。三是糧食交易和倉儲、物流設施先進,流通順暢。在糧食主產地鐵路沿線形成若干個糧食物流園區、集散中心、收納庫輻射全省,集收儲、質檢、物流功能為一體,統一調配運力,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記者:盡管和計劃經濟時期相比,我省糧食運輸流通方式有了長足進步,更加趨近于合理,但是由于我省地處偏遠,遠離主銷區,經濟水平不高,財政資金緊張,隨著糧食產量持續增長,我們將如何更好更快地使糧食順暢流通外銷?
王乃巨:結合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和國家糧安工程項目,將建設東、中、西3條物流通道。以鐵路干線運輸節點為中心,合理安排倉儲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批糧食物流園區、集散中心和收納庫,促進糧食外銷外運。鼓勵散糧發運、集裝箱運輸、定點班列運輸等方式,發展鐵水聯運,緩解鐵路運輸壓力,降低糧食損耗和運輸成本。
來源: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