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善縣質監局以實施標準化戰略為重點。圖為該局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給雪菜種植戶發放生產技術規程,向農戶講解標準化種植、腌制等技術規范,引導農戶按標準作業。 王細東 攝
浙江省嘉善縣天凝鎮,是中國雪菜之鄉,擁有380多年的雪菜種植歷史,是當地農業主導產業之一。不久前,“楊廟雪菜”在第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博覽會上又獲金獎。小小雪菜何來能量三度獲此殊榮?天凝鎮楊廟雪菜產業管理協會會長朱國榮道出了其中的奧秘:這歸功于我們多年堅持走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之路。
作為標準管理部門,嘉善縣質監局積極引導產業協會制定《楊廟雪菜無公害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嘉善楊廟雪菜第1部分:腌制技術規程》、《嘉善楊廟雪菜第2部分:產品質量》等地方標準,對雪菜的種植、腌制以及深加工等環節實現全過程標準化規范。在生產季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給農戶發放生產技術規程,向農戶講解標準化種植、腌制等技術規范,引導農戶按標準作業。
嘉善縣質監局一直堅持服務廣大農戶,扶持雪菜加工企業發展,打響品牌,讓楊廟雪菜“走出去”。自楊廟雪菜于2005年2月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來,在楊廟雪菜行業中已成功培育浙江名牌產品1個,嘉興名牌產品兩個,兩家企業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規范認證。2012年,楊廟雪菜又在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喜獲金獎,也是嘉善唯一獲此殊榮的農產品。
該局通過不斷深化“楊廟雪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深入推進名牌戰略和標準化戰略,鞏固和擴大特色產品地域品牌優勢,逐步形成農民種、產、銷一條龍配套服務。截至目前,整個楊廟雪菜產業有100多戶雪菜種植戶和11家雪菜深加工企業,擁有400公頃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34.4公頃核心示范區,并擁有1名高級農技師,3名助理農技師和12名技術師。隨著楊廟雪菜的發展,為當地農戶帶來了不小的收益。據悉,常年種植雪菜的土地面積有近千公頃,每年平均可獲得純收益3500元左右。而當地是采用糧經結合、水旱輪種的種植模式,即不占用糧食作物的生長季節,在水稻收割后種植雪菜,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幫助農民創富增收。
來源: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