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酒行業再傳“丑聞”,本在艱難中掙扎的行業再次面臨嚴峻的考驗。據央視報道,部分小酒廠生產勾兌了食用酒精、香精香料的酒,并且未在包裝上進行標注等問題。業內人士分析,勾兌添加劑的目的是為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但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為獲取暴利的小酒廠,正規的品牌白酒中較少有。
廣州終端市場未見涉事產品據央視報道,問題企業之一四川省邛崍金穗實業公司,其經理自稱按照濃香型白酒國家生產標準,也就是純糧全固態發酵工藝釀造白酒,而這種工藝釀造白酒是不準添加任何非白酒發酵產生的物質。但在其公司調酒間內,調酒師卻“勾兌”入食用酒精、香精香料,其中有用于勾兌出不同酒香味的酯類香精,以掩飾食用酒精的味道;加入令酒有掛杯效果的增稠劑,使酒看起來像是陳釀的老酒等。
報道顯示,在四川邛崍、瀘州、宜賓等地,在原酒中添加食用酒精或者香精香料的酒廠不止一家,成都市坤寧酒業有限公司、四川省瀘州造酒廠、四川宜賓醉翁酒業有限公司也用這種方法勾兌酒。目前,被提及涉嫌造假的白酒企業已被調查,初步統計,查封問題產品50噸。
報道中強調,被調查酒廠購進了大量的酒精、香料,意味著產量巨大,可市場上卻少有酒標注有添加食用酒精、香精香料,“勾兌酒”是在打著純糧食酒的招牌售賣。
新快報記者走訪廣州終端市場,未看到央視報道中涉事企業的白酒產品的蹤影,但是,幾乎九成以上白酒包裝盒上只標注“原料”的現象的確存在,“原料”一般是水、高粱、小麥等;少有品牌標注“食用酒精”或“食品添加劑”.好又多超市內,數十種品牌白酒中,只有汾酒集團的“杏花村和酒”和大越的“紹興花雕王”有明確標注?!肮磧丁碧砑觿┌挡乇├聦嵣希瑩驴靾笥浾吡私?,原料酒出廠后均需要調配,但使用調味酒進行調配與使用添加劑進行勾兌有著天壤之別。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