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順德昨日召開的鮮活水產品標識管理會議上獲悉,從5月1日起,但凡進入南海環球水產批發市場、桂江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中南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順德大洲水產批發市場的桂花魚、生魚、黃骨魚,都必須具備“身份證”和“通行證”,否則將不能進行銷售。
“標識”記錄魚從出塘到市場全過程
所謂的“身份證”,其實就是一個“追溯碼”,分別由順德區地區碼、鎮街碼、村居碼、養殖戶魚塘碼等4部分構成,一般由10個阿拉伯數字組成;而“通行證”,就是“水產品出產地標識”,每個養殖企業或養殖戶的魚從出塘到市場的全過程,“標識”上均有所記錄,包括魚類的名稱、產地、捕撈日期、追溯碼,養殖戶、收購者和銷售店鋪名稱、聯系電話、運輸車輛車號等內容。這些都將登記備案,一旦出現問題,農業執法部門將可根據標識的內容或追溯碼進行執法調查。
據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廣東省水產品產地標識管理實施方案》和《佛山市淡水鮮活水產品標識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佛山將首先把上述四大淡水鮮活水產品批發市場以及西樵何氏水產有限公司等物流企業作為試點企業,把桂花魚、生魚、黃骨魚這三種在過去的檢測記錄中相對出現問題較多的品種作為試點品種,從5月1日起試行水產品產地標識準入制度。待運作進一步完善后,按“標識”實行市場準入的水產品種將逐步增加,并同時在所有進行水產品流通的市場上逐步鋪開。
6月1日起嚴格執行準入制度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