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海參苗種培育和底播期,記者于日前來到位于金州大李家的海參原種場,直擊海參春捕全過程。
“倒春寒”拉短今春海參捕撈期
由于今年春天持續低溫,導致春季海參捕撈時間比往年推后。棒棰島海參發展有限公司國家級刺參原種場場長趙欣濤介紹,海參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捕撈季。冬季水溫過低,海參不吃東西代謝放緩,鉆到礁石洞里不活動,此時不適宜捕撈。夏天,海參需要睡覺即“夏眠”。海參只有在每年春、秋兩季水溫回升后,才會鉆出洞外吃東西,這時候最才適合采捕。趙欣濤說,海參是個“潔身自好”的海產品,如果水質遭到污染特別是油污,海參就會化皮死亡。另外,溫度和鹽度的驟升驟降都會影響到海參生存。
大約40分鐘的時間,下潛的潛水捕撈員已經帶著一大袋子海參浮出水面,游向??康却牟稉拼?。潛水員取下掛在脖子上的捕撈袋,捕撈船上工作人員將滿滿一袋子的海參倒入船艙。記者看到,剛捕撈上來的海參各個身材飽滿,船上人員還要對這些海參進行篩選。“大的作為‘親參’繁殖下一代,中等大小的作為商品海參加工、出售。 ”趙欣濤說。
大連棒棰島海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巖強介紹,今年水溫低,將縮短海參采捕的時長,比如原來采捕期是45天,今年可能剛捕撈十幾天氣溫就陡升,海參直接進入“夏眠”。所以,一方面要提高捕撈速度,另一方面會加重加工企業的工作量,原來一天加工5萬~10萬斤海參,而今年可能一天得加工20萬~30萬斤。
為防近親,萬頭野生海參參與配種
春季是海參的繁殖期。趙欣濤表示,海參長期單一種群配種易出現種質退化的問題,對此,苗種場一側的蛋坨島有5000畝天然野生海參原種保護區,每年場區都會從那里新選擇1萬頭海參進入車間作為親參,以避免近親繁殖。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