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期盼良久的當涂漁民嚴子壽終于盼來了江刀開捕的日子。凌晨四點,他們便帶上專用漁具出發(fā)了,但一天下來,僅有的幾條魚收成還不足百元,望著越來越少的江刀,他說:要不了幾年,江刀也會和野生河豚、鰣魚一樣只留存在人們的記憶里。
4月28日,記者在長江上見到嚴子壽時,他們正在江中心的漁船上整理剛剛收回來的漁網(wǎng)。雖然從早上到現(xiàn)在他們還沒捕到一條刀魚,但為了夢想中的奇跡,他們必須認真整理。嚴子壽告訴記者:“刀魚越來越少了,如果說去年少,今年則更少。你看昨天是開捕第一天,我們收成好的也就捕撈到3~5條,倒霉的,一天也沒看到江刀。 ”
今年江刀價格一降再降,原來出水就能賣到兩三百元一斤的江刀,今年只能賣到一百元左右。和縣漁民倪桂英指著剛剛捕撈上來的一條江刀說:“看看,我今天到現(xiàn)在唯一的收成就是它,頂多能賣20元,還不夠我的柴油費。 ”
江刀和鰣魚、河豚被稱為長江三鮮。對于長江三鮮的悲慘命運,當涂漁政站蔣健站長表示:這主要跟環(huán)境污染、濫捕及上游大壩、橋梁的建設有關(guān)。航運帶來的油污及超聲波污染,是長江三鮮日趨滅絕的原因之一。蔣站長告訴記者,現(xiàn)在他們對江刀捕撈有嚴格規(guī)定。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有助于江刀的生長和繁殖。 ”(夜夢)
來源:中國水產(chǎn)信息網(wǎng)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