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該項目是為公司旗下“四磨湯口服液”等名牌藥品打造的。按照漢森制藥之前的樂觀設想,項目投入使用后,四磨湯口服液將由年產2億支擴大到3億支,以滿足該產品“40億元的市場空間”。
然而就在近期,該名牌藥品“致癌門”使漢森成為了一家爭議不斷的公司,口碑迅速喪失、股票也一度跌停。公司未來發展以及名牌產品“四磨湯”未來的市場空間被認為堪憂。
與此同時,配方危機也引發了連鎖反應,關于這家中藥上市民企的更多問題和歷史也在逐一浮出水面。
“四磨湯”多次被疑有毒
三年前有媒體曾對四磨湯主要成分“烏藥”的毒性產生過疑問,但這在當時并未引起輿論和業界的關注。
成于“四磨湯”的上市公司漢森制藥,最近禍起“四磨湯”。
4月25日,媒體爆出,漢森“四磨湯”成分之一的檳榔早在2003年即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認定為一級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市場和輿論的動蕩。
4月25日,漢森制藥緊急停牌發布澄清公告,稱毒性研究結果表明四磨湯口服液安全,并無致癌風險,公司未接到有關漢森四磨湯產品質量以及不良反應等方面的任何通知和質詢,不存在產品下架等問題。
但股票在4月26日復牌后仍遭連續跌停。5月2日,漢森制藥股延續節前弱勢,開盤即跌停報18.08元。
此番重創是因為一味檳榔,但事實上,對于“漢森四磨湯”成分的安全性質疑并非只有檳榔。三年前有媒體曾對四磨湯主要成分“烏藥”的毒性產生過疑問,但這在當時并未引起輿論和業界的關注。
據漢森的公開資料稱,四磨湯處方源于宋代《嚴氏濟生方》。明代《痘疹金鏡錄》在宋代《嚴氏濟生方》四磨湯的基礎上進行了配方增減,而漢森公司主打產品四磨湯口服液的處方則來自于明代《痘疹金鏡錄》。
來源:新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