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林縣農民種植“八渡筍”出了名,經過加工的八渡筍干,更是遠銷寶島臺灣和東南亞等地,成為該縣農民重要增收來源。目前,全縣八渡筍種植面積30多萬畝,年產筍干3000多噸,農民增收8000多萬元。
田林縣八渡筍種植基地久負盛名,這和政府引導扶持不無關系。縣里動員農民對八渡筍進行低產林改造,給農戶免費贈送八渡筍苗,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培訓種植技術,提高種植產量,并逐步推行“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起產業龍頭連接市場網絡、連接期貨市場的新型農產品公司,并按照“一個產業、一個龍頭、一根鏈條”的思路,立足本地實際,培育一批有市場、成規模、上檔次的八渡筍加工龍頭企業,拉長了產業經營鏈條,實行規模化生產、企業化經營、一體化服務。
“列屯村的六路屯53戶,戶戶種植八度筍,近年僅種植八渡筍一項戶年均純收7萬元,最高的12萬元,少的也有5萬多元。”六隆鎮列屯村的李志善介紹說,“全屯戶均種植達到50畝以上,最多的100多畝,然后由各戶自行管理和采收。現在的六路屯,條條街道鋪設了水泥路,小洋樓錯落有致,拔地而起。”
在八渡筍的“老家”八渡鄉則是先人一步,注冊商標,打造名優特品牌。八渡鄉成立了八渡筍合作社,注冊了“平作牌八渡筍”商標,讓田林“八渡筍”逐步走上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軌道。現在已有近百農戶入社,種植管理八渡筍近萬畝。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