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水價聽證會在全國各地密集上演,5月1日安徽省蕪湖市城市供水價格上調。4月27日浙江省海寧市舉行自來水銷售價格標準聽證會。4月25日黑龍江省海倫市召開污水處理費標準聽證會。4月17日廣東省東莞市召開水價調整聽證會。
有分析師認為,水價的漲幅較低,再加上政府的資金扶持不夠,導致了供水行業跌至低價,而水源水質的惡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同時飲用水水質標準日漸嚴格,管網更新改造壓力大,因此治水疏水成本都有較大的提高。供水企業如果想要保證正常的運營需要提高水價,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其實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緊張的國家,如果除以我們龐大的人口基數,這個數字恐怕更是低的驚人。但是在用水的時候我們卻非常的大方,僅僅以洗車為例,在北京洗一次車的價格是20到50塊錢,但是在澳大利亞洗一次車的價格可能高達300元人民幣,而澳洲的人口大致是與北京相當的。
我們了解到,在大多數的消費者看來水價不是不能上漲,但價格上漲的同時這錢是不是真的花在了點子上,水的質量能不能夠得到保障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看來水價的調整需要政府百姓供水企業之間有更多的相互重視和理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亮對此話題作出點評。
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確定了“十二五”末各地區的水資源最低征收標準,水利部官網測算現實水資源費用標準調整到一個目標價位之后,價格總體水平會上調36%。張亮認為水價上漲是長期趨勢,逐步上漲是必然趨勢。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