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休漁影響,今年安徽廈門市將重啟“凈化海鮮”的上市工作
5月1日開始,燈光圍(敷)網作業、張網作業等同時被禁止,短短10天,廈門的“休漁效應”便顯現出來。
“魷魚25元/斤、帶魚28元/斤、黃花魚21元/斤、明蝦55元/斤……”昨日,上李菜市場海鮮經營戶老吳說,與上月底相比,短短10天來,他所售的海捕魚價格猛漲了三成。這樣的情況在往年休漁期間是看不到的。市場人士分析,這與最近的禽流感疫情有關——禽類食品遇冷,海鮮成為“搶手貨”。
根據今年的休漁方案,從本月16日開始,拖網、圍網、耙刺、陷阱、雜漁具等捕撈作業也將被劃入“非法”的行列,根據市場人士預測,屆時廈門的海鮮價格還將進一步上行。
為了盡可能減少休漁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今年,我市將重啟“凈化海鮮”(即用特殊工藝對海鮮做凈化處理,再利用真空包裝進行銷售。這種形式能夠利用我國各海區啟動休漁的時間差進行海鮮儲備)的上市工作。而且范圍將首次從貝類拓展到其他品種。(冰蕊)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