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今天,德州金鑼集團德州分廠因氨氣泄漏導致16.175噸肉制品“污染”一事,一直讓消費者牽掛在心。截至5月13日,中國檢驗檢疫研究所對德州金鑼“污染”肉的檢測過去了13天,按照德州市臨邑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金山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時間表來看,該檢測結果將在本周內公布。
本周內公布檢測結果
事實上,對于德州金鑼氨氣泄漏中受牽連的16.175噸豬肉是否被氨氣污染,一直沒有定論。雖然陳金山表示16.175噸豬肉現在被查封在一個單獨的冷庫內,但是,還是有消費者擔心該批豬肉流入市場,并懷疑自己吃的豬肉為“污染”豬肉。
從事件發生至今已經過去近一個半月,德州金鑼送檢的豬肉是否合格?為此,記者聯系中國檢驗檢疫研究所,詢問檢測結果,遺憾的是,記者并沒有得到確切消息。該所負責山東地區的工作人員孫海峰告訴記者,檢驗檢疫所檢測的結果只給送檢企業,不會向第三方透露。提到德州金鑼氨氣污染一事,他稱因自己休假中,所以不清楚事件的真相。
中國檢驗檢疫研究所市場部人士表示,如果金鑼有產品送檢,他們會把結果給金鑼。“是否有金鑼的檢測報告,可以問客服。”最終,記者也沒有得到金鑼檢測報告的時間表。
從與研究所相關人員的談話中,關于德州金鑼是否送檢一事,記者同樣沒有得到具體信息。
不過,當記者再次致電陳金山時了解到,德州金鑼被“污染”肉的檢測結果將于近日公布。“這兩天我也問了縣委辦公室的人員,他們說下周會有結果。”陳金山表示。
影響消費者購買信心
近日,有山東臨邑消費者向《證券日報》投訴稱,其和電廠的職工一直在金鑼網點購買豬肉(后腿肉),價格9元/斤,如此便宜的價格讓他感到不放心,懷疑自己買到了被氨氣污染的肉,但又無法檢測。
事實上,上述消費者的疑問也是很多消費者關心的問題。9元/斤的豬肉是否是污染肉,在檢測結果沒有出來的情況下,誰也不敢妄下結論。
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從發生氨氣泄漏事件到媒體曝光30噸肉被“污染”,德州金鑼沒有公開過冷凍車間污染肉的數量,而16.175噸被“污染”肉也在該事件過去1個月后才被公布。因此,媒體的質疑和消費者的不信任會一直持續到檢測結果公布之前。
來源:證券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