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提出,盡快推廣實施家禽養殖新理念,走“人管理設備”到“設備養雞”再到“雞養人”的模式,將養殖業推向規模化。下半年,若大量養殖戶得不到足夠扶持而退出后,由于供應量的減少可能導致禽畜類價格上漲。下半年雞肉、蛋品價格可能有所上漲
禽流感作亂月余,雞鴨全亂套;豬周期下行期,豬很不淡定。中國養殖業度日如年。
5月10日,上海雖然終止流感流行應急預案三級響應,但依然不恢復活禽交易。當日,農業部新聞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發生以來,家禽養殖業損失已超過400億元。
春夏交際之時,養殖戶往往會補欄,5月12日,上海多家禽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雖然存欄量已經越來越少,但養殖戶現在不會選擇補欄。
家禽業遭受重創之時,養豬業的日子也是緊巴巴的。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馬文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透露,養豬戶步入深度虧損。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國內豬糧比已連續六周在6∶1盈虧平衡點以下,生豬養殖戶平均每頭豬虧損超過200元。
目前,各地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對養殖業的補貼政策,媒體也對消費雞鴨做了正確引導,但相關專家表示,養殖業大面積減少養殖量,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新的周期到來后,雞蛋、禽類和豬肉等各種百姓生活必需品價格的大幅上漲。
家禽業損失超雅安地震
根據農業部日報價格顯示,5月10日,全國主產區肉雞價格均止跌為漲。對比疫情發生前后的雞苗和肉雞價格,蘇浙地區雞苗從最低的0.3元上漲到1.9元,肉雞價格從最低3元不到上漲到4元左右。
然而,價格回漲并沒能給養殖業主帶來欣喜。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初步估算,此次禽流感發生以來,全國家禽行業損失已近400億元,僅雞苗損失每天就達兩三千萬元,活雞損失每天超億元,波及企業和農戶4400余萬戶。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副秘書長仇寶琴透露,目前這個數字還在增加,總計可能比雅安地震帶來的損失更大,“損失最大的主要是大型企業,大型企業通常會與養殖戶簽訂養殖合同,定時定價回收養殖戶的家禽,即使疫情發生后價格降到底了,這些合同雞仍然是按照合同價被收走,所以大企業損失更大”。
來源:國際金融報 潘潔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