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匯率大戰 中國受傷?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段時間來持續上漲,匯率的日內波幅不斷地擴大。近期,多國也相繼宣布干預匯率市場、降息,一時間“匯率戰爭”疑云再起。人民幣匯價首次突破6.2,究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哪些影響?人民幣單邊升值,對于普通中國人以及外貿出口的企業來說又意味著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地判斷下一步匯率市場的走向?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史小諾和特約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近期人民幣匯率連創新高,五個月內升值1.5%,這種升值預期是否會被固定化?是否會造成給中國經濟復蘇注水?全球延續超寬松貨幣政策,新一輪匯率大戰將會如何上演?
在近期接連創歷史新高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5月8日升破6.2重要關口。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072,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6個基點。5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報6.198,較上一交易日大漲103個基點,5月9日再創新高,報6.1925,這也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巨曉津(中國銀行(2.90,-0.01,-0.34%)金融市場總部高級交易員):人民幣出現連續的升值,實際上還是和目前人民幣匯率實際的一個定價機制有關,也就是說人民幣的定價,還是主要盯住中國外貿進出口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進出口其實是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改善和增長。
一家從事貿易的企業負責人說,人民幣升值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目前,公司主要通過內部成本控制應對匯率升值,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1,就只能提高價格,但是公司屬于小微企業,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溢價能力弱,可能會損失一部分定單。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屢創新高。
5月10日凌晨,日元對美元匯率下跌1.6%,四年來首次跌破每美元對100日元心理大關。今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已累計下跌超過了15%。日元貶值,為日本出口企業帶來匯率“利好”,據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超過52%的日本企業業績實現盈利,超出市場此前的預期。
來源:cctv2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