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風波尚未平息,白酒行業又被揭開“勾兌”傷疤。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部分白酒生產企業以食用酒精勾兌酒冒充純糧釀造酒進行銷售,所用食用酒精和添加劑亦不在原料表中標明。專家指出,勾兌是白酒釀造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工藝流程之一,用符合標準的食用酒精勾兌白酒是合法的。但一些白酒企業“用而不標”,涉嫌欺騙消費者。
勾兌酒和糧食酒難區分
近日,有媒體曝光市場上的酒大都在原料表上標明,酒是用高粱、小麥等糧食釀造而成。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四川等地部分小酒廠以勾兌酒冒充糧食酒進行銷售,這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而記者在各大超市的白酒專賣區調查發現,白酒配料表上基本都是高粱、小麥等糧食,鮮見食用酒精。
白酒專家鐵犁介紹,任何成品白酒都必須勾兌,勾兌只是白酒釀造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工藝流程之一,固態法、液態法和固液態法都是國家允許的白酒生產方法?!暗投税拙朴檬秤镁凭谋壤芨?。目前,我國以糧谷等原料經傳統的純糧固態發酵生產白酒的產量不到總量的一半,大部分中低端白酒主要是以食用酒精勾兌而成。”
其實早在2007年,國標gb/t20822-2007規定就對固態法、液態法、固液態法白酒制定了標準。液態法白酒是指“以含淀粉、糖類物質為原料,采用液態糖化、發酵、蒸餾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劑調味調香,勾調而成的白酒”。固液態法白酒則是“以固態法白酒(不低于30%)、液態法白酒勾調而成的白酒”。而固態法白酒則規定不能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但可以在不同生產批次的酒之間進行勾調,以求酒質穩定。
既然白酒是可以勾兌的,但是為什么白酒企業都很避諱“勾兌”這個詞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企業避諱酒精勾兌,這是行業約定俗成的規則,主要害怕影響消費者購買。在目前食品安全大環境下,不少消費者對酒精勾兌白酒有一些誤解,將酒精勾兌白酒視為低質或不安全白酒?!蓖瑫r,這位業內人士還介紹,糧食酒與勾兌酒還存在巨大的價格差,一噸純糧釀造的白酒成本價格是食用酒精勾兌的6倍以上。
勾兌與否要尊重消費者知情權
來源:京華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