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抹淚,豐收了卻遇到這樣的意外
眼下正是江南青梅成熟的季節。這兩天,種梅大戶們紛紛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忙著采摘果實,運送到青梅加工廠腌制包裝。可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昨天,在溧水洪藍鎮傅家邊青梅加工廠里,因為廠區停電,生產機器停產,果農們連夜采摘運輸來的新鮮青果不得不堆放在廠房里,在炎熱的天氣里慢慢變質腐爛。昨天,擱置了一天一夜的青梅果子幾乎全部報廢,傅家邊青梅加工廠里廢棄的青梅堆成了山。
意外停電,延誤青梅新鮮加工期
這兩天,隨著青梅成熟季節到來,溧水傅家邊青梅加工廠也進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生產加工期。廠里一條每小時可加工15噸左右新鮮青梅的全自動加工流水線,實行“換工不停機”24小時連續作業。可5月14日下午3點半,機器的轟鳴聲忽然停了下來,經檢修,是廠區停電造成機器停產,工人立即撥打了95598供電服務網電話報修,請求趕緊恢復供電。“這時候停電可要了命了,耽誤了果子的保質期,果子就爛了沒用了。”今年73歲的老廠長劉禮獻不放心,又派工人去了鎮上的供電所,請人下來檢修。
可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天黑了,車間還沒有恢復供電,眼看著一輛接一輛載滿新鮮青梅的大卡車陸續開進廠區,劉禮獻開始著急了。“快把車停到陰涼地,把散開的果子用涼水沖。”經驗豐富的劉禮獻再也坐不住了,滿場指揮起來。因為他心里清楚,青梅的保質期很短,成熟后從樹上采下來3到5天就會變質,留給再加工的時間更少。“青梅容易變質,所以只有通過加工腌制,才能銷售,而這段時間,就是加工廠生產壓力最大的時候,一點差錯都不能有。”
廠區一直沒恢復供電,劉禮獻的心情越來越沉重。5月14日夜里,他坐在待加工的青梅堆旁,點起一支又一支煙,神情凝重,“要對不起成千上萬的果農了。”這是劉禮獻怎么也沒想到的。2003年從宜興市農林局副局長任上退休后,看到果農們種植的青梅無處銷售,他便成立了這樣一個青梅加工廠,收購加工青梅,并四處尋找銷路,這一干就是十年。
5月15日天亮了,火辣的太陽出來了,可劉禮獻卻絕望了,廠區已停電十多個小時,機器仍然停工,堆積如山的青梅在高溫中已經開始慢慢變黃變爛,裝載著十幾噸青梅的卡車開始往下滴著青色的汁液,廠房四周彌漫著一股酸澀的青梅味道。
果農徹夜未眠,眼看著200多噸青梅報廢
和劉禮獻一樣,前來運送青梅的果農們也徹夜未眠,他們一邊耐心等待著恢復供電,期待機器開工,一邊眼看著自己運來的青梅開始變質。前來運送20噸青梅的浙江果農唐偉良摸著眼淚說,本來意外今年青果豐收,收益會高,卻沒想到遇到這樣的意外,20噸青梅全部報廢。“這一車是我們村50多戶果農的果子,大伙都等著我回家分錢。”唐偉良說,他們村是種梅大村,今年每戶人家每畝地都采了近千斤青果,“來之前講好地頭收購價每頓4000元,加上運輸費3000元,回去分錢,可來這果子壞了,我一分錢都沒有拿到,回去沒法子交代。”
90人連夜搶修,4次送電才成功
前天下午,接到報修的溧水區供電公司也立即派出工作人員下鄉搶修。“初步判斷線路故障點在10千伏蒲塘線段,我們立即派人在沿線、支線、分支線進行排查。”溧水區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許林生介紹說,先后90位工人深入溧水傅家邊地區的農田、山凹里,連夜爬桿、調試變壓電,在40多公里的電路線中排查出多個故障點,經4送電試驗,最終于昨天上午,檢修完所有故障點,于12點半恢復供電。
對于因停電給傅家邊青梅加工廠所帶來的損失,目前,溧水區供電局正在和加工廠以及果農們進行協商。供電部門提醒,對于類似食品加工企業,應增添雙電源、雙線路或配備小型發電機,以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