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永春縣五里街鎮(zhèn)蔣溪村五一水庫庫區(qū),看著山坡上茁壯成長的花卉苗木,村支書陳文龍和聚友花木專業(yè)合作社股東鄭澤新喜出望外。
“3年前種下的樹苗,今年開始陸續(xù)出售。最貴的樹種,如紅葉石楠,一株要300多元,最普通的樹種一株也得20多元。”鄭澤新說。
因為用工成本越來越高,種蘆柑利潤微薄,蔣溪村里的一些蘆柑園從2008年就開始荒廢。不種蘆柑種啥?村民們都被難住了。就這樣,一荒就是兩三年,山坡上光禿禿的,一下暴雨還會造成水土流失。
2010年,在當(dāng)?shù)劓?zhèn)政府的扶持下,蔣溪村學(xué)漳州種起花卉苗木。經(jīng)3年發(fā)展,全村目前共有1800多畝花卉苗木基地、四五家花卉苗木企業(yè)。
聚龍合作社以租賃的方式,從村民手里租來700多畝荒廢的蘆柑園,山地的租金是每畝每年150元左右,坡耕地的租金每年每畝150公斤谷子,租期大多是30年。
鄭澤新告訴記者,剛開始大家心里都沒底,沒經(jīng)驗也不懂行情,就怕把老本也賠進(jìn)去。有的人開玩笑說,蘆柑賣不出去還可自己吃,花卉苗木賣不出去,吃又吃不得,只能砍了當(dāng)柴燒。“村民們還怕合作社賠了沒法付租金。我當(dāng)時就承諾,如果真賣不出去,我就按市場價把花卉苗木全包了,這才讓他們吃下定心丸。”
聚友合作社采用套種的方法,不同樹種穿插種植。長得快的樹種先挖先賣,長得慢的繼續(xù)留著。樹苗挖完之后,馬上補上新的小苗,如此周而復(fù)始,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
“合作社初創(chuàng)時70多萬元家底,現(xiàn)已漲到800多萬元。今年初以來,我們的銷售額已有7萬多元。”鄭澤新說,“眼下花卉苗木銷路很好,全省各地都有訂單,廣東也來訂貨。”今年10月,合作社打算選送2株紅皮榕去參加全國花博會。“讓更多人知道永春也有花卉苗木,開拓銷售渠道。”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wǎng)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