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第三期畝產900公斤的目標不到兩年后,今年5月中旬,隨著以“y兩優900”為主的一批主力攻關品種的移栽,中國第四期超級雜交稻攻關正式進入“實戰階段”。
此前的4月9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共同宣布啟動第四期畝產1000公斤超級雜交稻攻關。
在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牛形村,超級雜交稻y兩優900的秧苗被稻農們精心插入101.2畝的田里。羊古坳鄉是超級雜交稻的一個實驗基地,y兩優900將與另外五個品種一起,在這里聯袂向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發起沖擊。
在查看了秧苗生態特征后,栽培專家、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長張玉燭研究員告訴記者,如果后期稻田管理到位,氣候不出現異常,今年9月“將十分令人期待”。
第三期“y兩優2號”品種選育人、袁隆平團隊骨干鄧啟云博士透露,計劃最初打算仍以y兩優2號作為四期攻關的主力品種,但因潛能極限和代表性的限制,袁隆平最后確定了y兩優900、深08s/r1813、湘兩優2號、n兩優2號、y兩優6號和兩優1129六個品種為攻關品種。
據介紹,y兩優900是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成功“配對”并選育出的新一代超級雜交稻組合,為非轉基因品種,它與實現第三期超級雜交稻畝產900公斤的品種y兩優2號屬“同門兄弟”。母本同為超級雜交稻骨干不育系y58s,父本為感光型強優恢復系r900。
“以y兩優900的潛力來說,完成1000公斤應該綽綽有余。”鄧啟云介紹,y兩優900的育種技術在集前幾期之大成的基礎上,將把“亞種間雜種優勢”技術的潛能利用到極致,并將采用原創秘密武器——“理想光周期效應”技術。兩項技術將成為第四期目標能否提前實現的關鍵。
目前,y兩優900已在全國布了三個點,分別是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牛形村、河南商城縣雙椿鎮王店村和湖北省隨縣均川鎮幸福村。(周勉)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