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天然水、山泉水基本沒有國家標準。”“中國的很多瓶裝水我們不知道它的水源是來自哪里。”隨著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持續發酵,公眾消費者不免將目光和輿論投到飲用水標準上。瓶裝水品牌種類繁多,標準也良莠不齊,山頭林立。到底如何挑選適合自身體質的飲用水?對此,20年不喝自來水的“中國最會喝水家庭”再發言論,標準是最底限的要求,水源才是飲水選擇的關鍵因素。
不是所有瓶裝水都安全水源地才是瓶裝水的核心
事實上,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之所以引起公眾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企業到底執行的哪種標準,而是消費者對飲水安全和飲水隱患的深深擔心。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會長趙飛虹女士認為,隨著公眾對健康關注程度的加深,以及健康飲水理念的普及,消費者也都知道長期飲用純凈水不利身體健康,所以純凈水市場這幾年一直在萎縮。有些工廠就開始制造山泉水,將山泉水中的一些礦物質去除一部分,并保留了一部分。而保留的這部分就留下了隱患,因為有些污染物只有在去除礦物質的過程中才能徹底去掉,如果你沒有將礦物質去掉,污染物就去不掉。因此,有些瓶裝水也并不安全。
還有一些水廠為了給自己的純凈水加入獨特的賣點,通常會往水里添加一些物質。比如在純凈水中加入碳酸氫鈉形成弱堿性水,加入硫酸鎂、氯化鉀造出礦物質水,以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礦物質水與礦泉水是一樣的”這種誤導。其實人工添加的礦物質和天然的礦物質,對人體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對比已公開的“礦物質水”地標與“天然礦泉水”國標,雖然只有一字之差,礦物質的含量卻存在多處不同之處。
鑒于此,她認為消費者在購水時,應首選天然礦泉水,其次是純凈水,然后才是礦物質水,天然礦泉水主要看水源地,有條件的消費者應該盡量選擇一些優質的天然礦泉水。并且在購買時,一定要在瓶裝水上的外包裝以及瓶體上看好水源地,盡量選擇那些水源地位于自然保護區,人跡罕至,以及高海拔等地區的天然礦泉水,例如昆侖山天然雪山礦泉水等。
水源地水質是關鍵雪山地區遠離污染保持了原生態品質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