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群意家庭農場的“農場主”陳群每天都要到大棚里轉轉,看著繁茂蔥蘢的枝葉下長出一株株嫩直的蘆筍,鮮嫩光綠的馬蘭頭鋪滿大棚,喜悅之情總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連農場員工也被感染了,每天干活都很開心。
走進群意家庭農場,就看見農場的員工們忙著在大棚里除草、噴水、掀膜,整個農場一片繁忙的景象……這個位于板橋鎮上田村的家庭農場,是在原先小蘭香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占地210畝,總投資200余萬元,擁有員工20余名,配有現代化的農業設施,采用大棚種植與微噴滴灌技術相結合的半自動化生產方式,進行農產品多樣化種植,以蘆筍、甘薯、野菜為三大主打產品。產品主要銷往臨安、杭州的酒店等市場。
“我們最具特色的產品就是野菜了,有馬蘭頭、鴨腳板、薺菜、小蘭香等多個老百姓喜愛的品種。野菜可以一年四季不間斷種植,經濟效益挺不錯。”陳群介紹說。
除了野菜收獲期長,作為農場主打產品之一的蘆筍每年也有三季,現階段正是蘆筍生長時節,這段時間每天的產銷量達到800斤左右。“純自然原生態產出的農產品更能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這也證明我們走的經營模式是正確的。”在陳群看來,正因為看準了市場需求,他的產品才會熱銷,他的農場的經營道路才會走得較為順暢。
對于家庭農場,陳群有自己的理解。“采用這種經營模式,一方面使農產品向商品轉化,大大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能為市場提供更多農產品商品,實現效益最大化,同時通過企業化運作,保證生態種植和提高農產品品質,政府既容易監管,也便于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選擇“家庭農場”這一新型經營模式,他覺得自己很明智。
成立了家庭農場后,陳群還有更遠的設想。他認為家庭農場還是個新鮮事物,目前還處在雛形狀態,只有不斷的做大做強做精產業,才會有更廣闊的市場,才會占領市場制高點。“我們目前的客戶群和銷售渠道都很穩定,注冊成功后的家庭農場也正在不斷地壯大,在做出自己農場特色、打響農場品牌的同時,我們將放膽引進新品種,讓群意家庭農場之路越走越開闊。”據了解,目前,農場又引進試種杭州市農科院研發的4個新品種,并正在申報野菜基地。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