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朱永康、陳依炳等領導參觀、考察三和茶博物館
5月15日-17日,由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組織的茶產業形勢分析及發展座談會在安溪舉辦,來自福建省內各設區市的海茶會會長和部分茶葉專家、茶企負責人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會議。
本報記者受邀全程跟隨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領導考察了安溪茶產業的發展情況,并出席茶產業發展座談會。福建茶產業目前處于什么狀況?在現有經濟、政治背景下,茶企“急切需要轉型升級”,思路有哪些?具體怎么做?請看本報b13、b14版相關報道。
在17日舉行的茶產業形勢分析會上,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陳依炳做了《參加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春茶產銷形勢分析會情況匯報》。
報告指出,2013年全國及福建省內茶葉大體呈現產量和質量雙提升的態勢,中南地區茶園擴展趨勢明顯,但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因素影響,全國范圍內高端茶銷量和價格都有較大幅度下降,中低檔茶受消費驅動,銷量有所提升。
今年春茶生產提前茶園種植面積增加
2013年入春以來,全國除了云南、四川和貴州部分地區受高溫干旱影響外,大部分茶葉產區呈現暖春的氣候條件,茶葉生產利好,采摘期較去年提前5-15天,湖南提前30天,我省提前10天。
預計,全國春茶產量73萬噸,同比增加8%。安溪春茶產量約2.35萬噸,同比增長5%左右。2013年全國茶葉產量可達73萬噸,預測茶葉總產量可達185萬噸,同比增長約3.35%。
近幾年各省普遍重視茶產業發展,貴州、湖北、湖南等省份發展尤為迅速。根據2012年數據,貴州現有茶園面積520萬畝,計劃十二五末達到1000萬畝,湖北現有面積410萬畝,河南信陽面積210萬畝。我省現有茶園332萬畝,居全國第五位,茶園總產量32.1萬噸,居全國第一位,毛茶產值150億元,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安溪茶園60萬畝,產量6.7萬噸,涉茶總產值101億元;寧德茶園約100萬畝,產量7.5萬噸,年銷售收入78.44億元)。
茶葉總體質、量提升巖茶、白茶、普洱價格上漲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