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22日電“中華好茶走向世界”日前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王衛民發表講話并宣布開幕。同時,我國首個扶持國茶發展專項基金國茶專項基金也正式成立。這是一家由國務院參事室主管的專項基金,將致力于推動我國茶產業走向全球并取得全球的話語權。
茶是中國人日常消費的“國飲”,是中國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必需品。茶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精神,它屬于國學研究的范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的一部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國、了解中華文明,弘揚國茶文化對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增強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對話中的聲音。
中國有史可查的飲茶習俗可以追溯到西周,種茶史有近1800年,而如果從茶文化上溯源,自神農嘗百草而始有茶,則距今已經五、六千年了。中國數千年的茶葉發展史,糅合了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形成了獨特而深厚的中國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茶葉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中國有綠茶、紅茶、白茶、青茶、黃茶、黑茶等六大茶類,二十個產茶省、八千萬茶農,目前已穩居世界茶產量第一大國、茶出口第二大國的地位。
在世界茶產業的范疇內,一方面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至今仍然是主要的生產、銷售、消費大國,另一方面,中國的茶葉產品只能在世界茶葉市場通過價格、產量、特有品種等手段來參與一些低層次的競爭,缺乏與一個茶葉大國相稱的話語權。
目前,我國有近7萬家茶企,有5000萬以上從事茶葉銷售、茶館服務等第三產業人員,還有大約8000萬茶農,茶葉行業已形成1400億元年總產值。但從單價、貿易總額和產業效率等數據上看,中國茶產業與世界其他主要產茶大國相比差距很大。讓業內人士擔憂的是,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但是卻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類似“英國立頓”這樣的茶品牌。
中國茶葉的平均價格跟國際相比也較低。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茶葉分會提供的數據,中國出口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平均每公斤僅3.324美元,雖比幾年前的2美元高了些,但是這個平均茶價還是比印度低約三至四成,比斯里蘭卡低約五至六成,甚至比肯尼亞的茶葉價格要低20%左右。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