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周,長達3個月的黃渤海休漁期就正式開始了。往年,在該時間節點上,大連人都會大量購買海鮮,希望在這個捕撈季的“最后時刻”,過足嘴癮。“今年的情況明顯不同了,海鮮價格太貴,普通百姓恐怕吃不起了。”大連海鮮批發商馬明頗為無奈地說,初步估計,今年海產品的捕撈量比去年同期少了40%~50%,由此推動了海鮮價格“高不可攀”。
吃不飽的海鮮
“今年,海產品的捕撈量進一步減少,大連周邊漁港已難以滿足本地市場需求,海鮮批發商們只能從山東等地進貨,補充貨源。而今年,山東等地的海鮮捕撈量也急劇減少,我們有時根本備不齊貨。”馬明介紹,因為貨源緊缺,批發商們為了搶貨自然太高收購價,由此必然推動終端市場上,海鮮價格的飛漲。
“我是賣海鮮的,不過,說實話,今年的海鮮普通老百姓恐怕吃不起了。”三八廣場附近一家水產品市場攤販劉晶介紹,現在,產自黃渤海交界處廣義的渤海刀售價為每斤90元~100元,去年同期,這種“渤海刀”價格為每斤60元;大鲅魚售價為每斤22元左右,去年同期為17~18元;蝦爬子每斤40元左右,去年同期大約30元……
“今年休漁期前的這段時間,海鮮價格太高了,普通消費者基本吃不起,比如買一條大鲅魚就得100多元。從我們這個水產市場看,來買海鮮的基本都是飯店采購人員,或者是買來送禮的。”劉晶坦率地說,在她所在的水產品市場,一天下來也沒有幾個普通消費者,即使是在這個傳統的“瘋狂嘗鮮季”,但海鮮高昂的價格仍然讓很多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