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記者來到夷陵區下堡坪鄉蛟龍寺村,走進湖北秀水天香茶業公司投資5000萬元新建的五顆樹現代化茶葉加工廠,只見廠區內的茶農有的用摩托車馱,有的用背簍背,有的直接用口袋扛,將茶葉直接送進了茶葉加工廠,交易十分紅火。一度十分活躍的茶葉鮮葉販子卻失業無蹤了。
茶葉鮮葉販子為什么會失業?正在賣茶葉的茶農陳士海告訴記者:“前幾天我為了圖簡單,將茶葉在茶園里就直接賣給茶販了。9日我摘了20公斤,賣給茶販是4.6元一公斤;下午摘了15公斤,直接賣給加工廠卻是5.4元一公斤,一公斤多賣0.8元,上午就虧了16塊錢。現在春茶要結束了,卻還能在茶葉合作社賣5元一公斤,已經很知足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陳士海說,加工廠直接收購有質量標準,早晚一個價!而茶販在茶園里收購壓級壓價十分普遍,不然就沒有利潤可圖了。
茶業公司收購員喬士春告訴記者,為了減少茶葉流通的中間環節,秀水天香茶業公司適當提高了茶農直接進廠賣茶的收購價,保護社員利益。
“茶農直接來賣茶與茶販賣茶有什么區別?”喬士春告訴記者:“茶農來賣茶,合作社可以一邊收茶一邊進行技術溝通,優質優價,下次再來賣,鮮葉質量就會提高許多。加工廠也可以分級收購,分級加工,干茶的質量就會提高不少。茶販收茶是粗細統購,無法分級收購、分級加工,生產出來的干茶要粗糙許多,質量不能保證。”
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天收購按1.5萬公斤算,秀水天香茶業公司每天就要多付給茶農鮮葉款2.4萬元,一批打價格差的茶販至此就下崗失業了。
騎著摩托賣茶的村書記張啟之見到董事長汪家新的第一句話就是:“老汪,感謝你!今年的茶葉價格高,我不愁茶葉賣不出好價了。”
汪家新說:“茶農也是我的合作社員,我也得為他們操心!加工廠每天要收3萬多斤鮮葉,要生產7000多斤干茶,如果干茶賣不出去,我也沒有辦法了。”
記者得知,去年同期的鮮葉價是3元一公斤,今年收4.4元一公斤,一公斤就高出了1.4元。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