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油脂壓榨之鄉”不種油豆
考察最后兩天,在素有黑龍江“大豆之鄉”之稱的牡丹江穆棱市下城子鄉,期貨日報記者第一次發現了商品大豆購銷點,而這里已沒有了幾年前車水馬龍的景象。
下城子鄉某大豆收購點負責人馬玉成告訴記者,當前油用大豆收購價為1.7—1.8元/斤,貨源比較稀少,也沒人收購,商品大豆的購銷相對旺一些,收購價格為2.3—2.4元/斤,主要銷往南方的大豆加工廠,用于豆類食品的制作。
據記者了解,牡丹江地區穆棱市作為黑龍江東部商品大豆樞紐,過去曾是全國各地大豆貿易商的云集地,是黑龍江東部最重要的大豆物流和集散中心。目前,盡管當地農戶仍保留著種植大豆的習慣,但大豆種植面積出現了嚴重萎縮,玉米種植已占據了“半壁江山”,當地大豆種植也從油用大豆轉向了高蛋白大豆。
馬玉成說,由于種大豆不掙錢,近兩年玉米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今年盡管種植時間延遲,但農民仍以種玉米為主。“大豆種植戶主要種植高蛋白大豆,油用大豆則由于缺少收購方已經很少有人種植”。在曾經被譽為“中國油脂壓榨之鄉”的集賢縣,當地現有的12家油脂壓榨企業均已停工,豆油和豆粕均以外購為主。
“油企停工,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兩年農戶大規模改種玉米導致無豆可榨,另一方面,相對進口大豆,國產大豆出油率較低和壓榨成本較高,導致本地豆油和豆粕價格偏高,與外來豆油、豆粕相比沒有價格優勢。”集賢一位鄉鎮干部說。
“今年農戶改種玉米的比較多,但由于本地區有種植大豆的傳統習慣,還是有不少農戶選擇種植大豆。”下城子鄉大豆商張海稱。下城子鄉周邊地區為黑龍江大豆傳統種植區域,全國食用大豆貿易商都到此采購大豆。“現在農民手里的大豆數量已經非常少,而且剩下的都是質量不好的大豆”。
“在玉米種植效益遠高于油用大豆的情況下,以后黑龍江大豆種植可能都轉為高蛋白大豆。”馬玉成說。
南線:玉米扎根較淺存倒伏隱患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