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承擔的“射線降解茶葉中有毒農藥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支撐項目通過了項目結題驗收。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研究輻照對茶葉農殘的降解效果,分析輻照后的主要降解產物,評價其安全性,以促進輻照降解茶葉農殘的產業化,為提高茶葉品質,增加我省茶葉出口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通過項目的實施,探索出一條利用輻照技術對茶葉中有毒農藥進行降解處理的新技術,具有效果好、成本低、適用于大規模生產且節能環保,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等顯著特點。該技術主要利用射線與物質間的作用,電離和激發產生的活化原子和活化分子,使之與物質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生物變化,導致物質的降解、聚合、交聯等使物質改性。本項目通過對四川本地春茶和秋茶進行測試,研究了輻照對茶葉中農殘的降解效果,發現不同農殘對輻照的敏感性不同,通過分析輻照后的主要降解產物,評價了輻照降解農殘的安全性,同時建立了輻照降低茶葉農殘的工藝規范。
近年來,因為農殘超標,我國茶葉出口量全面下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在茶葉生產過程中,國內利用生物菌劑降解茶葉農藥殘留的研究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降解菌的降解譜帶較窄,所選菌株一般只能降解某一種或某一類農藥,且由于降解菌的產量較低,成本高,不能大規模的用于生產。該項科研成果,有效的解決了本省茶葉產業中存在的農殘問題,將為振興四川和全國的茶產業,提高茶葉品質,增加四川省乃至我國的茶葉出口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