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什么?茶葉蛋糕?最近,中國茶膏論道微話題在微博上擴散。從那些關于茶膏的誤會到茶膏是神馬,各類熱點話題吸引了茶界的諸多名流、愛茶人士以及對茶膏有強烈好奇心的網民參與。“茶膏”這一不太為人知的茶品類,在網民熱度漸高的關注和討論中,逐步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因“誤會”而起引發的全民熱議
“茶膏是什么?你喝過茶膏嗎?有人說,茶膏源于茶、高于茶,但也有人說,茶膏不是茶。喝茶還是喝膏好?元芳不在,你怎么看?”“引子”一拋出來,立馬吊足了網民們的胃口。
其中“那些關于茶膏的誤會”話題里的每一個新鮮事物的誕生,勢必引發種種誤會。這條“關于茶膏的誤會”微博很好的詮釋了茶膏在當今茶葉市場中面臨的尷尬現狀,一經發布便受到了網民們的強烈追捧。
來看看網民們都有什么樣的評價:
呼延覺羅2冰:疑惑,我還以為茶膏是小吃呢!
介1nio:親們:我原來以為是大力丸來著,哈哈…
江山易冷2501微博達人:親們,你們曉得不?蝦米(什么)是茶膏?別告訴我是點心哈!
躺在草地上8:這不就是茶珍嗎?
小子呆呆地:茶膏重金屬含量超標,不能喝!
茶葉深加工的普洱茶膏能成為消費茶的一種方式。
網友們關于茶膏的疑惑不勝枚舉,對茶膏沒有絲毫概念的網友以為茶膏是茶味蛋糕、是藥,對茶膏有一定認知的網友以為茶膏不安全、以為茶膏中營養因高溫而缺失殆盡、以為茶膏和普通的速溶茶粉區別無二……
由此可見,茶膏作為一種“古老”卻又“新鮮”的茶飲,橫空出世,卻名氣不足,以至于引發種種誤會。這其實恰恰擊中了當今茶膏行業發展的“軟肋”——品類認知度低。
茶行業專家陳杰介紹了茶膏的起源。茶膏,或者說普洱茶膏,在2004年魯迅之子周海嬰將其家傳的清宮普洱茶膏拿出在廣東拍賣的時候,曾經頻繁的曝光于各大媒體與公眾的視野里。這一年的拍賣市場,茶膏奪盡眼球,之后商業嗅覺靈敏的商家們就推出了五花八門的茶膏產品。但因為茶膏品類本身的擴散度和認知度不夠,與沱茶、磚茶、餅茶等云南普洱茶常見形態不同,茶膏,對于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茶品類,很多網友對茶膏的歷史也不了解。
在趣味科普中為茶膏“正言”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