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茶葉,人們就會想到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莆田茶葉雖尚未形成品牌,但茶葉種植在莆田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宋朝,海拔800多米的仙游園莊鎮九樓山上就有一種九條茶,這種茶是唯一一種加鹽喝的“神茶”,曾受到日本人青睞。可惜的是,九條茶在莆田卻鮮為人知,懂得制作工藝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如今產量逐年減少。因此,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為九條茶制作技藝申請非遺保護。
喝九條茶可治胃腸小病
據《仙游縣志》記載,“九條茶”的制作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負責人陳小蕾告訴記者,在仙游園莊鎮有座巖里寺,建寺的祖師是北宋時的尚安。當年建造寺廟后,他無意間制成了九條茶。后來九條茶成為仙游特色名茶,每年開春時節,茶樹發芽的時候,山民們便成群結隊來到九樓山上采摘,經過數道工序制成茶葉。
陳小蕾為記者泡上一杯九條茶,散發著沁人心脾的縷縷清香。隨后,他往茶杯撒了點鹽。淺嘗一口,味道頗似咸橄欖,別有一番滋味。他說,九條茶既能止渴生津,又能消積利腸。凡胃腸小病,喝一杯九條茶立即痊愈,因此被譽為“神茶”。目前,除了九條茶,還沒有其他茶加鹽飲用。
日本人極為贊賞曾專程前來采購
陳小蕾告訴記者,早在南宋時,日本和尚來到巖里寺,喝了九條茶后極為贊賞,便帶回日本。明清時期,日本人還經常到園莊來采購九條茶。
九條茶需要經過一連串的傳統特殊制作過程才能制成,茶只能采摘嫩葉。這些細嫩的部分,采下來后稱為茶青,茶青要用竹籠盛裝。茶青采下后,首先要放竹編上置于空氣中,讓一部分水分消失,而后讓茶葉的成分與空氣起氧化作用,進行發酵。發酵使茶發生變化,這一過程需要資深的制茶師準確把握,才能制作出好的九條茶。發酵后,還要將茶葉像揉面一樣揉捻,之后再進行干燥和精制。
制茶技藝復雜瀕臨湮沒
時至今日,九條茶制作工藝以師承的方式已經傳承了4代,傳人是今年38歲的嚴益清。嚴益清是仙游當地人,在師傅朱春明的指導下,已全盤掌握九條茶制作技藝,并把技藝發揮到極致,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制作的九條茶以“空靈、清新、典雅”著稱,透露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氣息。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