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金絲王,他棗不想嘗”。原產于北票市上園鎮的金絲王大棗,現栽培區域主要集中在北票市老寨川以南地區,以上園鎮和大三家鄉最多,凌源、喀左、義縣、阜新等鄰縣也有少量栽培。目前栽植面積近2萬畝,結果面積5000多畝。
受北票市獨特地理氣候影響,金絲王大棗果實呈橢圓形,表皮深紅色,色澤鮮艷,外形美觀,大小比較整齊,平均單果重10.92克,最大單果重15.6克。果肉淡黃色,肉厚核小,可食率高,甜味濃,以甜為主,略有酸味,松脆爽口,飽食胃中亦無不適感。可食率94.9%,含可溶性固性物24%,糖22.58%,可滴定酸8.76g/kg,鈣169.8mg/kg,鐵3.78mg/kg,維生素c364mg/100克,重金屬殘留不超標,未檢出農藥殘留。適宜密植靠群體增產,耐干旱脊薄,抗寒性較強,適宜在陽坡半陽坡栽植,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適宜在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較高,bh值呈微酸性的壤土上栽培,是極具地方特色的經濟林優良品種。
以目前北票市中上等栽培管理水平計算,畝栽植100株,株產10市斤,每市斤價格10元,畝產可達1000市斤,畝產值可達萬元。
2006年在朝陽市果品評審會上,北票市金絲王大棗被評為金獎;2009年被評為“遼寧特色經濟林產品”;2012年9月被評為“全國首屆森林食品博覽會金獎”;2012年12月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目前,北票市金絲王大棗發展前景廣闊,同時也為廣大種植戶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接下來,如何能在貯存保鮮技術上有所突破,將是未來金絲王大棗實現產業化發展的重中之重。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