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個月降息25個基點后,歐洲央行在本周四(6月6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預計不會出臺重大政策,但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可能會進一步闡述在上次新聞發布會上暗示但未明說的兩大問題:一是資產抵押債券(abs)購買計劃;二是引入“負存款利率”的可能性。如此能夠讓市場維持對歐洲央行尚未“黔驢技窮”的信心。
負存款利率的利與弊
在5月2日的議息會議后,歐洲央行宣布將歐元區主要再融資操作利率(基準利率)降低25個基點至0.5%這一紀錄最低水平,同時將隔夜貸款利率降低50個基點至1.00%、維持隔夜存款利率0%不變。這是歐洲央行10個月以來首次降息。
對于負存款利率的可能性,德拉吉在上個月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歐洲央行“已經在技術上準備好了”。但歐洲央行是否會真正邁出這一步?有必要權衡一下負利率的利與弊。
先看好處。負存款利率的主要優勢在于它能讓央行擺脫“零利率”的約束。尤其是如果同時降低隔夜再融資操作利率的話,負存款利率可能會降低貨幣市場利率,會讓歐元區隔夜借款平均利率指數(eonia)轉負。
由于負存款利率實際上是對銀行持有過多存款準備金的“懲罰”,其邏輯就是,這樣能夠引導銀行將部分流動性轉移到更高收益率的資產。例如,讓新增的銀行間貸款轉到歐元區外圍國家資金短缺的金融機構,從而拉低銀行間利率;讓外圍國家銀行更多購買例如政府國債這樣的資產,從而降低主權收益率;此外,總體上增加資產購買行為,拉低所有現金工具的短期收益率。
但負存款利率可能會有幾大不容忽視的“副作用”。
首先,負利率可能會對銀行業盈利性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核心成員國。銀行可能無法將向客戶存款和儲蓄賬戶支付的利率降低到幾乎為零,為了抵消對盈利性的影響,他們事實上可能會決定提高貸款利率。
其次,貨幣市場基金,作為銀行的其他融資來源,可能在零利率或負利率的環境中越發陷入困境。
第三,企業與家庭,甚至銀行也是,可能會開始在保險箱里囤積大量現金(因為不愿存錢),這顯然會帶來潛在的存儲和安保風險。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