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2時山東煙臺市進入伏季休漁期,記者走訪紅利市場海鮮市場發現,受封海影響,四五天前,海魚、蛤等各類海產品開始漲價,銷量猛增。封海首日,海產品銷售相對冷清。
昨天上午10點左右,紅利市場早市已近尾聲,可仍有許多人在逛早市。在紅利市場正大門附近,一家魚類攤位前擺放著滿滿幾箱小黃花魚、鮐魚,老板正忙著卸貨。“鮐魚原來3.5元一斤,現在5元一斤,小黃花魚原來6元一斤,現在8.5元一斤,今天漲幅最大。”老板于先生告訴記者,受封海影響,早在三四天前,紅利市場的海鮮產品價格蹦高漲。價雖高,但市民買魚囤貨的多,所以生意非常火爆,比平時的銷量多三分之一。“今天生意顯得略為冷清,不少人都認為封海了,海魚都是冷庫里的。”于老板從事海鮮生意多年,有自己的冷庫,他說封海之后還能繼續賣海魚,冷庫里的產品能維持一段時期,而一些沒有冷庫的小商販則會歇業一段時間。
海魚普遍漲價,四五天前蛤也開始漲價。“肥蛤原來5塊錢一斤,現在達到6塊錢一斤。”一蛤店王老板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受封海影響,昨日許多海鮮小商販生意遇冷,一些攤位甚至忙著“甩貨”。四五天前,鲅魚開始漲價,銷量也翻番,可昨天封海這天,生意遇冷。“今天早上進貨鲅魚17元一斤,賣18元一斤,到現在都沒賣出去多少。”從事水產生意近7年的邊老板告訴記者,老百姓知道快封海了,都想抓緊最后機會吃鮮海鮮,封海前幾天生意都會特別好。然而從封海這天開始,海鮮生意開始回落。(汪道霞)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