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其中提出“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這一被視為“吹響中國嬰幼兒奶粉保衛戰號角”的會議,在業內外引來極大反響。
部分嬰幼兒奶粉企業均表示,該會議的主旨在于強化對嬰幼兒行業的監管,這對大型企業、大品牌來說是利好,大企業大多規范生產、嚴格管理,而中小企業則多有不規范行為,不僅損害自己還累及整個行業聲譽。國內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指出,將奶粉問題上升到中央決策層,升級監管技術手段,這對奶粉行業發展來說是積極的信號。此舉將讓優質國產品牌可以擺脫尷尬的境遇,也使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更有信心。
新政利好大企業大品牌
“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這實質是表明國家強硬、監管再升級的態度。”昨天,廣東一家大型嬰幼兒奶粉企業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家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監管,對于大企業、大品牌來說反而是好事,這將更有利于規范企業競爭,并獲得更大市場份額。
據上述人士介紹,大型企業、大品牌在生產、管理方面都很規范,也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大企業本身生產標準就很高,國家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提高要求,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什么影響。”
記者最近走訪國內部分大型嬰幼兒奶粉企業時也發現,大型企業在生產設備、生產環境、檢測研究等方面已達到藥品生產gmp要求,在參觀明一、雅士利、上海晨冠、貝因美生產工廠時,記者獲悉他們車間內的空氣潔凈度已達到10萬級的要求,高于國家要求的30萬級的標準;多家企業的產品也早已建立全程可追溯體系。
據雅士利介紹,該公司每罐奶粉身上均有三個碼,這些二維碼就是用以追溯。同時,該公司每批出廠產品也均會留五個樣,留樣時間將保持二三年,一旦某個在市場上流通的產品發生問題,他們可立即自檢同批次留樣產品,并追查到整個生產、供應、流通全流程。
圣元國際董事長張亮也指出,對乳企來說,必須達到不少于1000平米的gmp車間都不是問題,“因為奶粉產量規模大,很容易攤消這塊成本。”
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