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東海迎來全面禁漁。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曾通報:春汛后期,浙江沿海大部分地區無魚可捕,東海漁業資源存在衰竭現象。
近年來,東海魚類資源日益枯竭,以大黃魚為例,1957年,浙江的大黃魚年產量曾經達到近17萬噸,但是最近的資料顯示,2011年浙江捕撈的大黃魚僅0.28萬噸,僅為半個多世紀前的1/60。
以≧500g帶魚為例,2009年5月的價格是22元/公斤,2010年5月是30元/公斤,2011年5月是72元/公斤,2012年5月是78元/公斤,2013年5月是75元/公斤。五年來,帶魚價格上漲近2.5倍。2010年浙江帶魚捕撈量是52.96萬噸,2011年下降到46.84萬噸,另外人工費上漲、燃油漲價也是帶魚漲價的原因。據預測,明年春節東海野生帶魚價格可能超過300元一斤。2012年至2013年東海帶魚的產量銳減40%。
東海漁業資源枯竭導致四大經濟魚類(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占總捕撈量的比重越來越低,1952年時占47.8%,到1983年的39.9%,在到1991年的27.5%,而2011年最新的統計數據僅為18.5%。據介紹,近十來年,東海漁業資源的整體質量在下降,魚類的營養級已從3.8降低到3.5。從具體魚類來說,帶魚、小黃魚、鰳魚、馬鮫魚、大黃魚等在逐步衰退,而營養級較低的魚類在大量增加,如蝦類、蟹類、墨魚類等。魚捕完了捕蝦,蝦捕完了,東海還剩下什么。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