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糧食局發布緊急通知,要求中儲糧、中糧、華糧、中紡集團等糧食儲備機構做好糧食安全生產的相關工作。
通知特別點名中儲糧,要求其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徹底扭轉近年來事故多發頻發的局面。
5月31日,中儲糧總公司所屬黑龍江林甸直屬庫發生火災事故。國家糧食局通報稱,經初步核查,過火糧囤和貨位共80個,糧食約5萬噸,主要是露天儲存的臨儲糧和最低收購價糧等政策性庫存。事故中萬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不過直接燒損糧食初步估計在700噸至1300噸。
巧合的是,火災發生前不久的5月28日,中儲糧總公司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根據中央巡視工作的統一部署,中央第一巡視組進駐中儲糧總公司開展巡視工作。”
而在5月初,國家審計署公布了對中儲糧的審計報告,報告指出中儲糧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執行國家政策、重大經濟決策事項、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大問題,其中涉及金額最大的一項問題是:2011年,中儲糧總公司財務部未經內部審批,在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行情 專區)等13家商業銀行開立定期存單,累計資金84.4億元。
不過一位河南地方糧食企業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儲糧等糧食儲備機構存在的最大問題還是其糧食儲備和經營業務不分,以及將糧食儲備業務分包出去收取利益的行為。
按照2012年公布的 《糧食法》(征求意見稿)的規定:儲備糧承儲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管理儲備糧,不得利用儲備糧進行商業經營,不得從事其他違反國家糧食政策和規定的活動。
為此,國家每年都要給糧食儲備企業補貼,上述糧食企業人士稱,河南、東北等地一斤糧食的保管費是0.043元/年,東部地區則還要偏高。也就是說,只要是進入國家糧食儲存體系,就能拿到這筆不小的補貼。
上述河南糧食企業的人稱,中儲糧等糧食儲備機構并不都要自有庫儲糧,它會吸收一些地方糧食企業的糧庫來儲糧,一般地方和企業的糧庫都非常樂意受到中儲糧的“青睞”,因為這意味著可以拿到巨額補貼,當然,其中免不了要給中儲糧“輸點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