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糧食一方面是關乎國家經濟安全與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另一方面還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基本的一種生活資料。當前,隨著人口的日益膨脹,糧食安全已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預測,未來十年中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1000萬的速度增長。2020年,我國人口總量將達到14.6億;人口總量高峰期將出現在2033年前后,達15億左右。同時,亞洲的人口數量更是節節攀升,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3億,那將是怎樣的一種場景:地球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上都會站一個人。要維持全球90億以上人口的生存,地球屆時將消耗相當于今天兩倍的“熱量”。我們不禁要問,拿什么養活這么多的人口?如此巨大的數字,足以讓世界變得面目全非,面對這龐大的糧食問題,該何去何從,不禁引人發省。
2009年瑞典就有預測到2050年亞洲將會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該預測的根據之一就著重指出:人口的增長將對目前已經出現了糧食短缺造成更大的壓力,屆時糧食需求將再翻一倍。
農產品市場的任何異動都時刻牽動著各國政府以及世界權威機構的注意。一直以來,從大豆、豆粕、豆油、玉米到“一鳴驚人”的白糖,糧食的價格都在不斷上漲,印度尼西亞的辣椒在一年內漲了5倍,比牛肉還貴;同一時間里,印度的洋蔥,價格漲了82%;中國的各種家常蔬菜也漲了6.2%。
糧價高漲,受沖擊最大的是貧國的窮人。世界銀行政治風險單位主任班德說過糧價上漲對窮人的沖擊最大,這是因為,他們把絕大多數的收入都用來購買糧食。
即使是收入相當穩定的受薪階層也感到糧價高漲的壓力。物價上漲抵消了工資的上漲。過去兩年,工資沒漲,今年漲5%,但由于必需品漲價,這個加薪幅度等于零。
近日,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警告稱,全球有可能再次面臨新一輪糧食危機。炙手可熱的農產品是否會持續上漲,各國都亟待出現好的解決方法。
來源:中國商界雜志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