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物價局、農工辦、財政局、農委聯合對本市第五批20家平價商店和3家省示范平價商店進行授牌,至此,揚州市市區平價商店總數達到79家,全市平價商店總數已逾百家,日銷售農副產品近10萬斤。據了解,由于近期菜價不斷降低,平價商店菜價定位又要低于市場15%,致使利潤空間較小,可能出現虧損現象。記者從物價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揚州市已有三家平價商店“退市”。
平價商店
菜價均低于市場15%
昨天上午,揚州市第五批共計20家平價商店正式掛牌。據了解,從2011年8月18日揚州市市區第一批平價商店正式掛牌,到2012年年底,揚州市市區共開辦平價商店59家,加上新增的20家,市區平價商店總數達到了79家,全市已逾100家,揚州市平價商店三年發展目標順利實現。
據市物價局工農價格處處長張建林介紹,此次新增的20家平價店對外供應的產品仍以農產品為主,包括糧、油、肉、蛋、蔬菜、米等,部分條件允許的平價店還增加了水產品、家禽及農特產品的銷售,并且每天以低于市場同類品種價格(以物價部門采集公布的數據為準)15%以上的價格銷售,每天供應的蔬菜品種不少于15個。
據統計,至2012年底,全市75家平價商店,平價農產品銷售量為4600萬斤,平價農產品銷售額達到1.1億元,惠及市民1386萬元,為菜農增收213萬元。據市物價局工農價格處工作人員李躍平介紹,加上此次新增的20家店,全市平價商店日銷售蔬菜量將達10萬斤,將在減輕城市居民生活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穩定市場價格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3家店獲省示范平價商店稱號
近日,省物價局對全省40家平價商店授予示范平價商店榮譽稱號,揚州市潤澤平價直銷店金馬店、宏信超市江都龍川平價直銷區、宏信超市江都城北店平價直銷區3家店獲此殊榮。昨天上午,市物價局對上述3家示范店進行表彰并授牌。
部分平價店或虧損
昨天上午,記者在新城河路48號的潤澤農副產品銷售中心看到,這里銷售的農副產品十分豐富,不僅有常規的蔬菜、豬肉、禽類,還有各地特色農產品,如陳集的壓榨菜油、高郵的大米、江都的精致小菜等。不僅品種豐富,價格也比市場價便宜,這里的有機花菜4.0元/500克、包菜1.0元/500克、韭菜薹3元/500克,價格至少比農貿市場便宜15%,最多的便宜30%。
“在這里銷售的蔬菜、豬肉、雞蛋等農產品都是從生產基地直接進貨的。”一平價店工作人員介紹說,因為產品進貨減少了許多“加價”環節,也沒有“進場費”,所以便宜。
記者還了解到,近期蔬菜價格不斷下跌,1元菜、2元菜占據了“大半江山”,蔬菜利潤進一步下降。而按照物價部門的要求,平價店還要再降低15%以上,致使利潤空間更小,將有可能導致虧損。
“平價店的確存在虧損現象,因此政府也給予一定的補貼。”李躍平介紹說,平價店是企業化運作,政府給予引導,并給予平價店一次性“開辦補貼”,其中直銷區為5萬元,直銷店則為10萬元。
三家平價店“退市”
從揚州市開辦平價店以來,有無平價店選擇“退市”?李躍平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揚州市僅有三家平價店選擇“退市”,其原因各不相同。“蘇果友誼店是因為選址存在問題,客源一直無法保證;另一家是因為負責人老婆生了病,也無法維持經營。”
李躍平表示,物價部門制定了一個“退出”機制,他們會對各區平價店進行定期考核,長期無法達到要求的,物價部門將要求該平價店退出市場。“退出機制目前還沒有推出,我們還將進一步改善。”李躍平介紹說,加入平價店行列,并非“先報后開”,而是要將店面先辦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認為已經適應平價店運營模式了,再申報加入。
此外,在對平價店的管理上,堅決杜絕商家按時段供應平價蔬菜、杜絕劣質菜、低檔菜、陳菜。“對不遵守協議約定的平價商店堅決予以摘牌。”張建林說。據介紹,揚州市建立了平價商店價格監測制度,平價店必須定期向物價部門報送經營的蔬菜品種及價格,物價部門將與從農貿市場采集的同品種蔬菜的平均價格進行比對,確保真正“平價”。
據了解,今年春節前后,物價部門檢查中發現3家平價店涉嫌價格違法,并進行了嚴肅查處。 “基本都是標價不實,但是考慮到平價店生存也困難,所以問題不大的,只要按要求整改,我們給予適當的處罰,并不會摘牌。”李躍平說。
很多市民還是喜歡逛菜場
昨日,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很多市民存在“逛菜場”情結,寧愿選擇乘公交車前去石塔農貿市場買菜,也不去就近的平價店。“我在四季園菜場買菜買慣了,那里品種多樣,一次性就可以將菜買齊。”雖然附近有平價店,但家住寶帶小區的王大媽,每天早上都要拎著菜籃,到四季園農貿市場買菜。對她來說,菜場的蔬菜品種多,挑選之余,還可以和菜販討價還價。(雪蕊)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