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供需變化及消費增加影響,持續低迷的豬肉價格近期連連上漲。業內分析,由于生豬養殖周期較長,豬肉價格往往具有趨勢性特點,此次豬肉價格上漲標志著新一輪上漲通道開啟,由于下半年推高物價上漲因素較少,豬肉價格可能成為影響未來物價走勢的主要因素。
據了解,今年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并一度跌破6∶1盈虧平衡點。不過,進入5月中旬以來豬肉價格迎來反彈。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5月21日-30日)數據顯示,豬肉后臀尖、五花肉價格分別上漲了2.8%和2.6%,漲幅較上期均擴大2.6個百分點,連續兩期上漲。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表示,今年養殖戶虧損加大,隨著虧損周期的延長,一些中小養殖戶開始退出市場,造成供應減少,是豬肉價格反彈的主要因素。此外,國家開展了兩輪凍豬肉收儲計劃,對于豬肉價格回升也起到一定作用。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也認為,端午節臨近也進一步加劇了肉價上漲。
其實,豬肉價格在我國cpi中權重較大,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cpi數據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看豬肉價格的波動。從目前cpi的構成中,食品價格的權重為30.49%,而豬肉價格在食品中所占比重達到了8%-10%。因此,豬肉價格與cpi的相關性非常高,豬肉價格上漲很容易推升cpi。
梳理近年來豬肉價格和cpi走勢不難發現,歷次cpi大的波動,豬肉價格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近十年間,我國cpi有過兩次明顯上漲,同期豬價也大漲。一次是2003-2004年,一次是2007-2008年。2003年11月,cpi突然漲到3%,此后一年時間,cpi每月同比增幅基本都在3%以上,一度甚至高達5.3%。也是從2003年四季度起,豬肉價格顯著上漲,一直漲到2004年下半年。第二次從2007年初起,豬價持續上漲。
對此胡定寰稱,由于豬肉生產周期較長,價格走勢具有一定趨勢性,這次價格上漲標志著豬肉價格進入新一輪上漲通道,預計上漲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至少要持續到春節左右。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預測處處長祝寶良指出,由于目前經濟復蘇乏力,加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數據持續回落,短期內推高物價上漲的因素仍然較少,但豬肉在cpi權重中占比較大,其價格回升需要引起警惕,未來豬肉價格上漲可能成為影響未來物價走勢的一個主要因素。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