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碧瑩
“今年基圍蝦貴得嚇人,前幾天我就挑了十幾只蝦,結果付了60幾元。”近日,記者在二菜場碰到前來買菜的王阿姨,聊起前幾天買的基圍蝦,王阿姨現在還覺得“肉疼”,“我回家數了一下,十六只蝦64元,平均一只蝦要4元呢。今年基圍蝦怎么那么貴。”
記者在二菜場看到,這里的基圍蝦量不多但攤主開價就要160元一斤。他告訴記者,基圍蝦是由寧波運過來的。現在已經有點降下來了,前幾天還要170元一斤呢。
“因為價格太貴,現在基圍蝦都不怎么賣得動,連大酒店的老客戶都不怎么拿貨了。”二菜場一家海鮮攤主陳先生說,現在溫嶺市場上的基圍蝦大都出自廣東、寧波一帶。因為今年南方天氣不好,基圍蝦產量下降,貨源比去年同期減少近一半,這是造成蝦價上漲的主因之一。“今年3月份,廣東還出現冰雹天氣,不少蝦圈受損,當地蝦價暴跌,這導致養殖量降低,所以價格出現了報復性上漲。去年這個時候基圍蝦價格每斤才賣60元左右。”
另一方面,南方連續大雨影響了交通,運輸時間的增加又加大了損耗。據了解,基圍蝦從運輸到售賣過程中死亡率超過50%。經營成本提高,自然會轉嫁給消費者。
那么什么時候基圍蝦價格才會跌呢?陳先生說:“山東的基圍蝦往年會在六月份大量上市,今年年初天氣冷,可能會遲半個月到一個月。想吃便宜的基圍蝦就再等幾天吧,山東的基圍蝦量大,而且運輸成本低,價格肯定大跌。”
來源:溫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