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檢查總結會議和全省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推進會議精神,結合開展“四下基層”活動,緊密聯系莆田市海洋經濟發展實際,積極與莆田有關方面對接、溝通,共商海洋經濟發展對策,助力莆田海洋經濟蓬勃發展。
莆田市是一個依港而生的沿海城市,湄洲灣、平海灣、興化灣,三灣環抱,海岸線綿長,“港、景、漁、涂、能、島、文”七大海洋優勢資源并具,海洋資源十分豐富,發展海洋經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莆田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以港興市、產業強市”發展戰略,制定并實施了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海洋優勢,優化海洋產業布局,著力培育海洋產業,推出了不少創新做法。目前,該市的臨港產業發展迅猛,用海服務機制日臻完善,一大批重點臨港項目落地,港區建設風生水起;以海洋生物醫藥為主題的海洋新興產業不斷壯大,中海源(莆田)海洋高技術產業園建設順利推進;湄洲島、南日島、平海灣、后海等豐富的濱海旅游資源得到科學、全面整合,打造海峽西岸濱海旅游勝地有條不紊;“南日鮑”養殖和花蛤育苗全國聞名。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經濟實力持續提升。日前,湄洲島被列入“福建十大美麗海島”名單,南日鮑被評為“福建十大漁業品牌”。
如何進一步助力莆田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省海洋與漁業廳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與當地政府達成海洋經濟發展共識:
一是化海洋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優勢,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盡快形成海洋產業空間布局合理、資源深度整合、區域特色明顯、基礎設施共享的發展格局;扶持海洋新興產業,深入開發海洋能源,支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培育海洋生物醫藥業產業;推進海洋園區建設,完善園區功能,提升園區水平,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引導項目向園區集聚,提升海洋經濟開放發展水平。
二是提升傳統漁業,加快現代漁業發展。積極發展高效漁業、設施漁業、生態漁業和健康漁業,提升海水養殖的基地化、設施化、集約化水平;培育發展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海產品品牌建設,進行海產品深加工,提升海產品附加值。
來源:福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