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昨天上午,中山市2013江河增殖放流活動在港口鎮舉行,幾萬條鯉魚、草魚、鯪魚被放進江中。
昨天上午,冒著綿綿細雨,市海洋漁業部門工作人員把430萬尾魚苗投放進小欖水道,拉開了中山市開展河道水域增殖放流活動序幕。記者了解到,今年中山市首次邀請高校研究機構對所放流魚苗生長狀況進行跟蹤調查評估,調查評估結果將于10天后出爐。
上午10點多,中山市在港口鎮水產批發市場碼頭邊的小欖水道舉行一年一度的江河增殖放流活動啟動儀式。有關人士介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恢復漁業資源量、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域生態平衡的有效手段。在昨天的放流活動中,共有430萬尾魚苗被放流到小欖水道,魚苗品種包括草魚、鳙魚、鯽魚、鯉魚、鯪魚等主要經濟魚類。據了解,本月中山市將在西江、橫門水道、石岐河等主要河段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今年預計將向中山市河道水域增殖放流魚苗750多萬尾。中山市自1982年就開始開展增殖放流活動,32年來總共放流魚苗超過3.6億尾。
每年都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如何確保所放流的魚苗不被非法捕撈?其生長狀況又是如何?市海洋與漁業局資源環境及海域管理科科長麥雄偉表示,漁業執法部門將在魚苗放流后的幾天內,加強對放流水域的巡查執法力度,確保剛剛被放流的魚苗不被非法捕撈,能順利擴散分流正常生長。
來源:中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