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福(萬年縣梓埠鎮農民)
追夢講述人
夢想語錄
開發水面精養技術,成立一個休閑生態農莊,帶動老百姓共同致富。
汽車穿過熱鬧的梓埠鎮街道,轉過幾個迂回曲折的水泥路彎道,來到一片青山綠水的天地。桂湖村的水庫風景如畫,白鷺在空中翩翩飛舞,牛羊悠閑吃著嫩草,鴨子在水上嬉戲,遠處的水面像明鏡似的倒映著藍天白云,一群群魚兒在水波中肆意翻滾、吐泡,蕩起陣陣漣漪。近日,筆者走進了劉天福的千畝魚塘養殖基地。
“你看,這些廣闊的水面都是我的聚寶盆。” 劉天福熱情地向我們介紹,“這樣的好日子來之不易,前些年的創業真是受了不少的苦,三天三夜也講不完。”16歲初中畢業就出來闖天下的劉天福,在家種過地,做過小生意,后又到福建去打工,承包過一些小工程做。十多年的在外打工闖蕩奮拼,劉天福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練就了他堅韌的意志。29歲那年他又重新回到家鄉創業,開始承包了500多畝水面養魚,這一養就是10年。
剛開始養魚時,劉天福發現一些魚總是不明不白地死掉,于是就買來些養殖方面的書刻苦鉆研,并向老養殖戶請教養殖技巧,還請來科技人員現場指導。去年,他將養殖面積擴大到700多畝,現在已達1200多畝,年產值200多萬元,利潤近百萬元。“每天清早從我的水庫里誘捕上來的小雜魚多的時候有1000多斤,你可別小看這些魚,它是原生態的,在市場上能賣到3元多錢一斤,還可以送到加工廠去進行深加工,制成魚干或精飼料出售。”劉天福介紹說。
“教你們一招辨別魚的方法,在菜市場買魚時,不要買尾巴黑黑的魚,那是化肥喂出來的,吃魚就要吃尾巴白色的那種。要發展必須走綠色食品這條路,這也是對市場、對老百姓負責任的做法。”劉天福一臉認真說道。在梓埠鎮還有好多有待開發的水面,劉天福希望把它們統一承包起來,再承包一些荒山搞立體養殖,不斷發展公司的養殖規模。“我無公害養殖的理念,吸引了不少投資商到這里來考察。明年我準備與湖北黃岡合作開發水面精養這一技術要求更高的養殖模式,現在正抓緊建設基礎設施。我還準備申請注冊自己的品牌,將來成立一個休閑生態農莊,帶動家鄉的老百姓共同致富。”
(王建祖 胡錢偉)
來源:上饒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