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倩雯
養殖戶老吳在廣東珠海市南水鎮下金龍村承包了一段河涌養魚,讓他沒想到的是,從11日晚上起,河涌里便開始陸續出現大量死魚,粗略估計約有3000斤魚死亡。老吳懷疑,“罪魁禍首”是距離河涌不遠處的化工廠。昨天,高欄港區回應稱,這條河涌本來就是市政規劃的排污河道,不適合用于養殖。
現場:河涌死魚綿延兩公里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老吳所承包的河涌。老吳介紹,這條河涌有2公里都屬于他的養殖范圍,他所養殖的魚類包括鯇魚、鯉魚、非洲鲗魚和烏頭鯽魚,總共有約8000斤。不過,11日晚上開始,老吳便發現河面上陸續出現死魚,而且越來越多,截至13日為止,老吳粗略估計,河里已經有約3000斤魚死亡。
記者乘船沿河涌查看,發現2公里長的河面上漂浮著大大小小的死魚,一些體積較大的鯇魚已有七八斤重。老吳表示,前兩天死魚都是成片出現的,后來河涌開閘放水,才沖走了部分死魚。
“本來最近幾天就準備出貨了,至少可以賣5000斤魚。”老吳表示,近期是休漁期,養殖魚類價格較高,“原本是價高好賣的時候,現在血本無歸。”
養殖戶:懷疑附近化工廠“惹禍”
據悉,老吳從2008年起在這段河涌養魚,2011年也曾發生過魚大量死亡的情況,當時他就懷疑,是附近的化工廠偷排污水所致,而這一次,他再次提出了同樣的疑慮。
老吳表示,他目前還沒有找到排污口,希望高欄港區海洋農漁、環保等部門能取水樣化驗。記者了解到,13日上午,高欄港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前往河涌查看情況,并取走了水樣。
高欄港:下雨污物翻涌致死魚
昨天,高欄港區對此事做出回應。據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查實,確認老吳所承包的河涌實際上是市政規劃的排污河道,屬于市政管網的一部分,平時附近的生活污水都會排放到該河涌內。由于最近下雨,導致河涌底部的污物翻涌起來,對水質造成影響,因此才出現有魚死亡的情況。
來源:珠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