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的進程中,培育扶持種糧大戶,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專業化和集約化,對加速現代農業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雙峰縣種糧大戶得到較快發展
雙峰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近幾年來,雙峰縣各級紛紛出臺政策措施,加快耕地流轉步伐,積極扶持發展種糧大戶。至2012年,全縣種糧大戶糧食生產面積超過10萬畝,占全縣種植面積的10%左右,其中雙季稻種植面積30畝以上的大戶突破了500戶,比2008年增加了400多戶,增長近5倍,最大戶種糧面積超過1000畝。2013年,雙峰縣更是將種糧大戶培育作為糧食生產考核評比的重要內容。可以預料,雙峰縣必將迎來新的更好的種糧大戶發展勢頭。
二、種糧大戶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促進了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前些年,由于種糧比較效益偏低和農村勞動力短缺,有些地方出現了雙改單、水改旱、糧改非和耕地零星拋荒等不良現象,種糧大戶隨之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正是有了這樣一批上規模的種糧大戶,雙峰縣糧食發展才有了堅實基礎。二是推動了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種糧大戶集約使用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大多數種植雙季稻和優質稻,復種指數高,經營管理比普通農戶更規范,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明顯高于普通農戶,一般畝平純收益比普通農戶高出50—100元。三是加速了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種糧大戶對新技術的接受率高,對優良品種、機耕、機插、機收、軟盤拋秧、集中育秧、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先進科技運用更為積極廣泛。他們的生產實踐成為糧食生產新品種、新技術的展示點,成為了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帶頭人、引導戶,成為了生產技術的宣傳窗口。四是帶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種糧大戶集中了部分土地的經營權,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而且,種糧大戶還為當地勞動力提供了本地就業崗位,增加了當地農民的工資性收益。
三、種糧大戶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