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劉明加從養殖池的“魚帳”中撈出了大鯢種魚給記者展示
人跡罕至的深山,紅色的墻頭滿是通高壓電鐵絲網,密布的監控探頭24小時全方位監控……昨日,記者在曾家山麻柳鄉看到這樣“打扮”的建筑物,仿若看到中世紀歐洲守衛森嚴的城堡。
藏獒+電網+監控求一個心安
沉重厚實的鐵門緩緩打開,一條金黃色藏獒,從門縫里竄了出來。
“它不咬人,只是喜歡和人玩耍!”看到我們有些驚慌,主人劉方輝說。他將我們帶到了大鯢種魚池。
據介紹,2012年,劉方輝投資2850萬元,建設了占地6畝的廣元市麻柳峽大鯢(娃娃魚)天然馴養繁育基地一期工程。
“一條種魚價格在1.1萬至1.4萬之間,娃娃魚體積也不大,很容易被盜……”劉方輝帶著我們參觀大鯢種魚池說,為防止基地種魚被盜,他花了近3萬元,請專業人員安裝了防護高壓電網和安防系統。
“只求一個安心!”劉方輝介紹,少年時他就與魚結緣,經常在嘉陵江用自制的釣竿、漁網捕魚。成年后,又在廣元城南市場做起了水產品批發生意。
上世紀九十年代,娃娃魚價格像是過山車,高時一千多一斤,幾月下來有可能跌倒幾百。“那時候,膽子大,在家里養了300多只商品娃娃魚。運氣好沒虧。”
但是看著周圍的一些同行,投資大鯢血本無歸,他中斷了養殖。希望尋找一條通過特色養殖大鯢、規避市場風險的道路。
海拔+水源+氣候造生態賣點
“只有走生態養殖道路,才能在大鯢市場的產品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劉方輝以自己的基地為例,向記者詳細講解生態養殖觀。
來源:廣元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